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見仁見智 > 雜談隨筆

“不堪良心折磨”與“沈默的負疚者”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明心網】一對來自吉林省延吉市郊農村的夫婦,將10年前撿來的4萬元錢交給了本市公安局,請求尋找失主。10年前,因乘客的傲慢和家庭的困難,開出租車的丈夫沒有交還乘客丟失在車上的4萬元。可10年裏,意外之財沒給夫婦倆帶來任何歡樂,反使他們陷入了無盡的道德良心折磨之中。不堪折磨的他們最終選擇了尋找失主:哪怕失主讓我們賣房子還利息也認了,找不到失主就捐到慈善機構。

良心的折磨--可能現實中很多人都體驗過這種道德拷問的感覺:見到小偷行竊未能喝止,路見搶劫不敢見義勇為,一時貪心拿了不該拿的錢等等。有“良心折磨”說明了人內在根深蒂固善的一面,可絕大多數人都只是沈默的負疚者。

這對農村夫婦是如此善良。當時乘客的傲慢,如今處境的艱難,還有事情已經過去了10年,他們完全有理由說服自己也當一個沈默的負疚者,繼續沈默下去,或者把這個秘密帶進墳墓,或者等自己有錢時再尋找失主--可他們沒有原諒自己,也沒有沈默下去,而是以一種非常徹底的方式把“良心折磨”轉化為一種道德實踐。

當下社會的道德失範是源於我們每個人對缺德的容忍--尤其是對自身不道德行為的容忍。我們很多時候知道自己做錯了,也經受著道德拷問和良心折磨,但就是能輕易地找出理由來安慰自己並最終原諒自己。這種沈默中的容忍,導致了一個人對缺德的承受力越來越大,道德敏感性越來越差,積少成多的結果就是道德麻木。而且這種“自我原諒”能轉移到對別人和外在缺德行為的容忍上: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怎麼拿來要求別人--會在“人之常情”幻覺中容忍別人,並進一步寬慰自己,社會底線就在這種自慰與他慰中不斷下滑。

公德不是什麼抽像的東西,而是一個個人具體的行為,人從“原諒自己”開始的缺德容忍力變大了,公德自然就整體性地滑坡了--公德不是別人的集合,而是每個人對待自己良心的態度。所以提升社會道德,要從每個人自身不能原諒自己開始,改變“沈默的負疚者”的習慣,像那對夫婦那樣,以零容忍的態度對待自己的良心拷問--唯有如此才能拯救滑坡的公德。

(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