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歸宿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囚雪【明心網】人來人往,熙熙攘攘,世界之大,何是我家?一路走來,荊棘不斷,迷霧重重,何是心中之重,心中之愛?渾渾噩噩,漫無目的,起點是永遠的終點。挖一口井,淺嘗輒止,丟一個西瓜,揀一顆芝麻,顧此失彼。選擇放棄的,放棄選擇的……
人生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大多數人還是原地不動,終其一生。把自己放置在一個不知名的世界裏,未能讀懂人生的意義。
每個地方都有它獨特的靈魂和氣質,等待讀懂他的人入駐。我們被不小心的散落在某個角落,出生地也許不是我們最理想的家園,我們要在成長的過程中尋找。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選擇“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梭羅選擇退避澄凈安謐的凡爾登湖,然後如魚得水的生活。或許,人生最好的歸宿就是找到一個和自己精神氣質相契合的地方。然而,能找到這個地方並非易事,也非常人所能為之。著名畫家艾軒,長期融入西藏那塊熱土,讓我們領略到了“詩意的棲居”在繪畫領域裏最禪意的表現。厚積薄發的過程,人生的沈澱,和耐得住寂寞的性格,造就了他繪畫的獨特風格和那個神秘的令人向往的精神家園。
而我們的靈魂總是遊離在自己的精神之外,在無知無覺中見證自己青春的逝去。在人生的布局中我們當局者迷,在取勢的關鍵我們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而當我們真正清醒,褪去所有的浮躁,發現自己的人生已近收官,劫後方能余生。在這個充滿欲望的世界裏,我們被生活狠狠的打了一巴掌,一半是清醒的,另一半是醉的。人生就象拋錨的輪渡,只能泊在唯一的碼頭,若要再次起航,已是牽絆幾重了。
而於我,一直有一個不敢提及的夢想。那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卸掉心中所有的裝束,把自己還原,用文字來流淌我的生命。
發稿:2006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