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心靈甘露 > 省思感悟

爭辯的代價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阿哲

【明心網】小明是小學中年級的學生。剛開學時,一位同學自我介紹時說:“我姓朱,諸葛亮的朱。”小明指正他說:“諸葛亮姓諸葛,不是姓朱,而且他那個諸和你那個朱,也不是同一個字。”那位同學聽了以後,很不服氣的說:“你亂講,哪有人家的姓是兩個字的。” 兩人於是爭執不下,後來決定找一個人做公正人,誰輸了就要罰跑操場一圈。當他們問到另一位同學時,那位同學不加思索地回答說:“這有什麼好爭論的,諸葛亮當然是姓諸了,不然姓什麼?”

就這樣,小明只好繞著操場跑一圈了。事後他越想越不甘心,就利用上課時問老師這個問題,老師回答說:“諸葛亮的姓是復姓,他的姓兩個字:諸葛。”於是小明很得意的要求對方跑操場兩圈:一圈是還他的、一圈是輸的。對方反駁地說:“那時候我們不是說好找一個人問的嗎?你怎麼能事後又找別人問呢?”兩個人都覺得對方不可理喻,從此互不說話了。

對事情或團體可能產生負面影響時,我們是應該嚴肅地指出來,以免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可是如果是無傷大雅的事,何必追根究柢呢?讓別人自己發現我們是對的,不但能顯現我們的心胸寬闊,也可顯示我們的知識豐富,那不是很好嗎?何苦弄得兩敗俱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