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心靈甘露 > 省思感悟

大拙反而大巧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徐剛

【明心網】在事業開創的領域裏,始終存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做事態度:一種人抱著老老實實的態度,不取巧,不弄小聰明,執著地甚至是有些笨拙地做事情。另一種人抱著投機取巧的態度,處處找捷徑,時時顯精明地做事情。前者為數太少,後者人數眾多,前者往往能成大氣候,成就一番豐功偉業,因為有大巧,後者往往只能成小事情,甚至連小事都做不成而毀於自我的取巧之心。兩者的根本區別是一個取巧,一個不取巧,取巧反而無大巧,不取巧反而有大巧。

在荷蘭,有一個剛初中畢業的青年農民,來到一個小鎮,找到了一份替鎮政府看門的工作。他在這個門衛的崗位上一直工作了60多年,他一生沒有離開過這個小鎮,也沒有再換過工作。

也許是工作太輕閑,他又太年輕,他得打發時間。他選擇了又費時又費工的打磨鏡片當自己的業余愛好。就這樣,他磨啊磨,一磨就是60年。他是那樣的專註細致和鍥而不舍。他的技術已經超過專業技師了,他磨出的復合鏡片的放大倍數,比他們的都要高。

籍著他研磨的鏡片,他終於發現了當時科技尚未知曉的另一個廣闊的世界——微生物世界。
從此,他名聲大振。只有初中文化的他,被授予了在他看來是高深莫測的巴黎科學院院士的頭銜。就連英國女王都到小鎮拜會過他。

創造這個奇跡的小人物,就是科學史上的鼎鼎大名的荷蘭科學家萬.列文虎克,他老老實實地把手頭上的每一個玻璃片磨好,用盡畢生心血,致力於每一個平淡無奇的細節的完善,終於他在他的細節裏看到了自己更廣闊的前景。

這位創造奇跡的人,用的是最老實、笨拙的方法,執著地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偉大壯舉。這種老實、笨拙的執著才包含著大巧和大作為。因為人只要去除了取巧、偷懶、玩弄聰明等等心理,代替的是專一、沈穩、執著、鍥而不舍等等不取巧之心,就能達到心手合一的境界,物我合一的境界,就能把事情做到成功。然而,絕大多數的人,做事情總是在算計、計較、玩弄聰明,結果失去了一顆純一的心境,失去了鍥而不舍的專註和凝神,不能物我相合,不能進入大的境界,不能獲得大的成功。

傳說有兩個人在沙漠中旅行,其中一人根據指南針確定了的方向,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另一個人總是想尋求所謂“捷徑”,不停地變換他的方向,因為他發現迷人的村莊和湖泊總是出現。結果,第一個人終於走出了沙漠,第二個人受海市蜃樓的迷惑,迷失了自己的方向,葬身於茫茫沙漠之中。

人生在世,一旦確定做事的方向,就堅定不移地、踏踏實實地走下去,保持心地的簡單純粹,不玩小聰明,不投機取巧,不急功近利,心靜如水地融入所從事的事業之中,才會突然發現,一切那樣得心應手,仿佛有自然的力量在助人成就大事。相反,玩弄心智,人為地幹擾自然規律,貪取豪奪,結果自亂其心,終一事無成。這就是:大拙反而大巧,取巧反而無巧。正如老子所言:“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