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人生的另一端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 |
面對墓地,我震撼了。從未見過這麼多的生靈擁擠於一處,而他們又曾經有過怎樣的人生?我讀著一個又一個的碑刻,有的享盡天年,有的則分明早天。在一個漢白玉似的碑前,我駐目良久,一個青春勃發的少年純真的燦爛的笑怎麼會和死神擁抱?
啊!真個是人生無常、生命無常。
我想象著已化作灰化作泥土的無數生命,他或她或許也曾經偉大、平凡、沈重、壯烈。但即使如此,也都是這世間的匆匆過客,幾十年光陰匆匆而過,終於在這兒凝結成一個小小的墓地,人生便在這裏打上了永恒的句號。
這裏是人生的另一端。
人的一生,不過是一段不算很長的線段。生時是起點,死時是終點。在人生的起點時,我們混混沌沌,無法預知一生的命運。而在行走的整個過程中,歧路雜陳,我們依然是有些盲然。我們不很智慧的頭腦,常常弄不明白自己在追求著什麼,要達到怎樣的目的地,因而隨著世俗而浮沈,功名利祿、聲色犬馬,任何紛繁的世事都能把一顆脆弱的心攪得鬧鬧騰騰。我們在浪擲著生命時卻以為自己在享受著生命,我們將過眼的煙雲視作永恒的存在而牢牢抓住不放。於是,我們便昏昏噩噩的走著自己的人生之路,也許只有到了人生的終點,臨終的一剎那,我們回首起往事時,才會發現,我們中不少的人生其實很荒誕,令我們不時會長嘆一聲,我們其實很蠢。
孔夫子說過:“不知生,焉知死?”他的話自然是對的。只有懂得人生意義的人,死時也從容也平靜。倘將孔夫子的話倒過來:“不知死,焉知生?”這也是真正智慧的話。人如果不能參透死,也便不會珍惜生。法國哲學家蒙田說:“人的一生,就是在學習如何面對死亡。”宗教家和哲學家們正是站在人生的終點去觀照人生,他們對人生的關心是一種“終極關懷”。
這樣看來,看人生的意義我們有時還須換個角度,不能僅僅從現實出發看自己擁有什麼。還得試著站在生命的另一端,去觀照我們活著時所做的一切是否真有意義,真有價值。
既如此,每年的清明,我們在祭奠死去的親人、朋友的亡靈時,也清理打掃一下我們靈魂中積澱的塵垢,讓我們的心靈變得光明澄凈起來。這樣我們活著的生命才能真正通達明白。
發稿:2005年6月4日
更新:2005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