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見仁見智 > 雜談隨筆

愛的心理規律--皮格馬利翁效應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明心網】皮格馬利翁效應是人心理的重要規律之一,也是愛這一情感的規律之一。

據古希臘神話傳說,塞浦路斯的國王皮格馬利翁,愛上了自己雕塑的一個少女像,並且把這種至誠的情感全部傾註到了雕像上,期望少女能同自己成為愛侶,這種真摯的愛情期望感動了愛神阿芙狄羅忒,就給了雕像以生命。愛創造了奇跡,木刻的少女成了活生生的姑娘,有情人終成眷屬。雖然這只是一個神話傳說,但它所說明的期望對於人行為的巨大影響力卻是人心理的重要規律,是愛這一情感的規律之一。心理學中將之稱為皮格馬利翁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在一個隨機選取的學校裏,研究人員先煞有介事的做一些測試,然後提供給這個學校一個學生名單,告訴校方,在該校發現了幾名天才學生,只不過尚未在學習中表現出來。其實,這只是研究人員從學生的名單中隨意抽取出來的幾個人而已。有趣的是,在學年末的測試中,這些學生的學習成績的確比其它學生高出很多。他們的實驗證實了皮格馬利翁效應這一心理規律。

研究者認為,其作用機制就是:由於教師認為這個學生是天才,因而無形中寄予他很大的期望,在上課時也給予他更多的關註,並通過各種方式向他傳達“你很優秀”的信息;學生能感受到教師的期望與厚愛,因而產生一種激勵作用,學習時也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好的成績。

皮格馬利翁效應在教育上應用的結果:當你拿你的孩子或學生當人才培養時,他未來就是人才,當你拿你的孩子或學生當奴才培養時,他未來就是個奴才。對少年犯罪兒童的研究也表明,許多孩子之所以成為少年犯,其原因之一就在於他們在小時候只因偶爾犯過錯誤卻被貼上了“不良少年”的標簽,這種消極的期望引導孩子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最終走向犯罪的深淵。

親愛的讀者朋友:至此,您是否已掌握了皮格馬利翁效應這一心理規律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