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潔白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秋池【明心網】被朋友接出來,只為看潔白的梨花。
浪漫唯美的朋友說自己喜愛梨花,特別是一株枝節盤錯虬勁的老樹,上面開滿潔白略帶幽青的淡淡小花,純情,高貴,典雅,孤傲。她說,如果自己死了,就讓人把自己葬在梨樹下,一定要是這樣的老樹。
在花中,梨花是雅的,屬於有情調有品味的那種。 “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華”。更兼是在那孤獨穩沈的老樹上,冰清玉潔般的花朵悄然開放,一簇簇,一團團,散發出清淡嫻雅的幽香,一絲絲,一縷縷。我不覺想笑,真一個精神守望者的寫照。
去年,朋友曾獨自驅車茫無目地的駛進山中,意外地發現了在幾株斑剝屹立的老梨樹上竟然傲放著聖潔的花朵。這種雖死猶生的發現讓她驚喜不已,這不僅是自然的美,更是一種生命的美,頑強不屈,百折不撓。
為覓往日情懷,朋友約我出來,並精心作了準備,紫色的桌布,潔白的茶具,在梨樹下相對品茗,閑談人生,多美!
終究是偶然發現,我們在山中繞了一圈又一圈,就是沒有找到她心儀的老梨樹,倒是爛漫妖嬈的桃花隨處可見。“桃花怎能與梨花相比,輕佻嫵媚,嘩眾取寵,嫻靜落寞的梨花才讓人愛憐,珍惜。我一定要找到它。”
初春的山野總是美麗的,抽枝發芽的樹綠得清新,含苞待放的花紅得嬌艷,就是那粉色妖嬈的桃花也自有它的風韻。
我忘情窗外,朋友卻正急急要找到她鐘情的老梨樹。
時值午後,還未尋見老梨樹身影。梨樹也有,只是小的。屈身在小梨樹下閑飲,那多無趣。
真服了朋友的執著,看她急切焦慮的表情我不覺笑了。
“幹嘛一定要找老梨樹呢?這山這水不也一樣很美好嗎?”
“但我是要帶你出來看梨花的啊。 ”
“此情此境的感受就是最好的,何必定要去強求再尋過去的體驗呢?”
“梨花真的很美,特別是老樹上的梨花。”
“但我們出來是為了快樂,為了欣賞,不是為了煩惱,為了失落啊。”
“我也喜歡梨花,但我想老樹有老樹的美,小樹也自有小樹的美。看,希望與青春,綻放於枝頭,稚嫩的花蕊如不喑世故的少年,清純質樸。就是那桃花也自有另一種風姿,看它嬌柔緋紅,燦爛熱情,一去嬌羞怯弱的小女兒情懷,讓人領略到成熟的豐韻。就算沒有這些花的妝點,青青拙樸的山也是美的啊。看你一臉愁苦樣,出發時的興奮激動現已蕩然無存,如此表情真與初春的氣息太不相應,實在是大煞風景。”
人們常常容易被心中的幻境打動,滯留在想象中,往往無視現實的存在。停留在曾經的人無法欣賞現在的美麗,一葉障目的人無法看到世界的精彩。
唐朝著名禪師慧宗酷愛蘭花,一次出外講經,吩咐弟子照看好院內數十盆名貴的蘭花。那知一天深夜突下暴雨,狂風肆虐,將院內放蘭花的花架折斷傾倒,致使花盆破碎,蘭花雕零,一夜之間,數十盆蘭花只剩下遍地狼籍。
眼見被師父精心護理的蘭花遭此劫難,弟子惶恐不定,忐忑不安地等待著師父回來對自己進行處罰。
幾天後,禪師回院,得知原委後,不但未生氣,反而安慰愧疚不安的弟子說: “當初,我不是為了生氣而種蘭花的。”
多麼樸實的話,而其中又包含著多麼深刻的哲理。
固然,那些與我們性情相應的東西更能激起我們心動,卻也沒有必要把自己系縛在那種體驗中而不願接受別的。一切事物都有它自己的獨特,事物的內涵往往比人們給它界定的要豐富廣泛得多,事物的美妙往往在於它有不同常情的美,如果萬物類同豈不讓非凡也變得平庸。
我們終於在幾株桃樹下落定。看,粉紅的桃花下一張紫色的桌布,潔白的茶具安放其中,穿淡紫衣服的朋友(這是她特別選定的顏色)與穿淡黃衣服的我。
發稿:2005年6月12日
更新:2005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