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歷史回廊

成語故事:頑石點頭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士魁

【明心網】
石頭是有靈性的嗎?
它會向人打招呼嗎?

「頑石點頭」的成語,是出自晉朝《蓮社高賢傳》書中的一段「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的故事。

生公,就是東晉末年的道生和尚(西元355生,434歿);他俗姓魏,幼年追隨竺法汰(西元320生,387歿)出家,後來遊學長安,受業於鳩摩羅什(西元344生,413歿)門下。

胡適在講述《中國禪學的發展》時,推崇道生和尚是「把印度佛教變中國佛教、把印度禪變中國禪」的關鍵人物。他創立了幾個很重要的教義,包括:「頓悟成佛」〈1〉、「善不受報」〈2〉、「佛無凈土〈3〉」。

道生和尚在《涅盤經》還沒有全部譯出的情況下,公然主張「一闡提〈4〉皆具佛性」,為眾僧徒所不容,而被逐出寺院。直到後來《涅盤經》傳入中國、全部譯出,果然與生公之說相合,他才得以光榮回到廬山的寺院。

相傳他在被逐之後,落腳於蘇州的虎丘山,聚石為徒,對石講《涅盤經》,講到「一撣提皆具佛性」處,問群石:「我所說的法是否契合佛心呢?」群石都為之點頭。

後人以此「生公說法,頑石點頭」,來比喻:「感化之深,使頑固無知之人也十分心服」。

今日蘇州虎丘山,還留有「說法臺」、「點頭石」的觀光景點,紀念這段故事呢。@、

註:
〈1〉「頓悟成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2〉「善不受報」:反對買賣式的積功徳。
〈3〉「佛無凈土」:反對他師父的凈土宗。
〈4〉一闡提:icchantika,不信佛、積眾惡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