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中共當局希望人民對誰也不信任,只相信黨。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mzxtd

【新生6月9日訊】1989年以後,港臺和西方媒體發出過不下10次關於鄧小平去世的消息,僅最後一次是真的。消息的不實率超過90%,非常的“不嚴肅”。而人民日報再嚴肅不過了,它只報道過一次,百分之百準確。這樣鮮明的對照足以使港臺和西方媒體丟失大量讀者而使人民日報大受歡迎了嗎?並沒有。人民日報海外行銷量並沒有出現多大的增長,而在國內依然需要靠官方強迫各級各單位去訂閱。港臺和西方媒體在境外仍然以“不嚴肅”風格好好地活著。主流地位毫不動搖。連很多海外愛黨人士也仍然喜歡把“整天造謠”的港臺和西方媒體作為自己的主要消息來源。

讀者並不排拒未經證實的傳聞。因為大家首先需要消息,然後才是消息的準確性。一件消息在搞到準確前往往需要多次觀察並進行多方比較。讀者並不完全仰賴媒提供準確消息,他們也願意自己去分析判斷。因此讀者希望得到多個來源的消息,“嚴肅”或者“不嚴肅”的都好。因為“偏聽則暗、兼聽則明”。讀者有自尊自信,只要給足消息,人人都有能力自行判斷真偽曲折,並不在乎各家論說紛紜。

社會的信息環境本來應該讓多種消息來源暢通。各種媒體盡力把自己打聽到的東西,包括一些謠言或者流言蜚語,都報道出來,是非曲折留給讀者自己去判斷。港臺和西方媒體經常傳播內幕新聞,中國人叫小道消息。大家都清楚小道消息有很多是訛傳。但它們提供了一種消息來源,可供讀者作判斷,因而仍然受歡迎。沒有什麼“上不了臺面”的問題。倒是那種借助政權力量故意操縱出來的“嚴肅”消息,才會受讀者冷落,才上不了大多數讀者的臺面。對於強加的單一消息來源制度,讀者總會覺得“其中有鬼”。否則你為什麼不讓別人說話?

許多由中共媒體報道出來的所謂“嚴肅”“真實”的消息,其用意恰在於誤導其治下的民眾。他們是在深知“偏聽則暗”的機制以後精心制造偏聽偏視的環境,有意讓民眾產生偏狹的即“暗”的觀念。當局首先壟斷信息來源。官方的喉舌只提供足以將民眾導向對黨有利的方向的那部分消息而封鎖其余部分。這種報道經常是“嚴肅”的。但只能說明當局很“嚴肅”地阻礙民眾全面地了解事件,很認真地造成民眾的偏見。新華社有個典型的誤導案例,靠的就是“部分真實”手法。在文革時期為了證明“蘇修讓蘇聯人民吃二遍苦受二茬罪”,新華社報道蘇聯出了個“無肉日”。當時蘇聯一些城市的副食品店每周有一天不賣肉的確是事實。但是人家不賣肉是因為那陣子漁汛大發後魚太多,當局為了促銷魚品而下令每周一天不賣肉。新華社報道只字不提“魚多”而只報道“無肉”。中共就這樣“嚴肅”地讓中國人覺得蘇聯人民連肉都快吃不上了。事實證明“部分真實”手法的誤導能力最強。所以中共當局幾乎天天都要用這種類型的“嚴肅報道”去“教育”大陸人民。

另一方面,中共當局經常“打擊謠言”,或者強烈抨擊境外媒體“造謠”。其用意並不是要制止誤導而是為了封鎖真言從而維持黨的誤導成果。沒有謠言就沒有人類社會。在普通國家裏,政府遇到謠言時多半不理睬,厲害點的也就是澄清一下就得了。比如此次鬧SARS港臺新加坡和其他國家都有不少謠言,但當地政府多聽之任之,只對個別情況進行澄清,並沒有抓人判罪。正常人都相信謠言會不攻自破。而中共當局不行,它非要猛“攻”嚴打不可。幾乎每級政府在部署反SARS工作時都要強調“打擊謠言”的重要性。還真的抓了幾個人。激烈的動作說明有異常的動機。當局未嘗不懂“謠言不攻自破”的道理。知道這個道理還要下功夫進行打擊,說明有些“謠言”不太可能“自破”,倒有可能是真話,非采用強力手段鎮壓下去不行。我看當局害怕的是自己搞的假象被所謂的“謠言”拆穿。打擊“制造SARS謠言”的目的是防止出更多蔣彥永,是為了制止人民相信境外媒體的報道。中共當局希望人民對誰也不信任,只相信黨。

(大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