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舍青青柳色新--修煉人散記之四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南珊【明思網】2002年10月的一天,我和小於,孫大姐在休斯頓的一家旅館的回廊裏煉功。天下著小雨,光線有點暗淡。煉到一半時,感覺身邊有點動靜,睜眼一看,身邊站著一個白人小夥子,他也在閉目煉功。不用說,他也是一位法輪功修煉人。
煉完功後,我們互相介紹,他來自愛爾蘭,叫萊恩,與我們一樣,昨夜飛抵休斯頓。
“萊恩,你今天有什麼計劃嗎”,我問他。
“沒有”,萊恩搖搖頭。
“我們想去中國城發真象資料,你願意跟我們一起去嗎?”
“好的。”
於是,我們一行四人,我、小於、孫大姐和萊恩,帶上我們從多倫多帶來的中文法輪功真象資料,打算出發。由於不認得路,我們便去問旅館服務臺,中國城怎麼走。服務臺的人說:到前邊的巴士站去乘某路車,即可到中國城。
我們按照服務臺的指示走了十分鐘,看到一輛巴士停在一個站牌下。我們就去問那個司機,他是否去中國城。
黑人司機友好地說,“我的車不去中國城,但是你們可以坐我的車去轉2路車,它去中國城。”
於是我們上了這輛車。萊恩想給司機講真象,但我卻發現我們只帶了中文資料,沒帶英文的,有點遺憾,怎麼辦哪?忽然我想起來,我的手袋裏有一些我們印制的給加拿大總理的明信片,是要求他營救法輪功學員的。於是我拿出來給萊恩,他去跟黑人司機講真象了。
萊恩說,這三位女士來自加拿大,我來自愛爾蘭。我們知道中國那個獨裁者明天要來休斯頓,所以我們都趕來這兒,抗議他鎮壓法輪功。你看這明信片上,都是我們的親人和朋友,因為信仰“真、善、忍”,就被抓被打……。
黑人司機連連點頭,然後開動了車子。
開了幾站路後,黑人司機指著前方說,“你們就在這兒下車,這兒可以轉2路車去中國城。”
恰在此時,一部2路車剛剛起動開走。我們不禁頓足,這下子又得等20分鐘了。
黑人司機忽然說,“別擔心,我來追它。”說時遲那時快,他一踩油門,車子象箭一般地射了出去,這“巴士追巴士”,比電影鏡頭還精彩。我們又驚又喜。沒幾分鐘,我們的車子就追上並超過了那部2路車。黑人司機在下一個2路車站放下我們,與我們道別,然後才繞回原來的行車路線。
我們開心地笑著,上了2路車,到了中國城。
下了2路車,我的一腔高興變成了疑惑:這兒是中國城嗎?路上靜悄悄的,幾乎沒有一個行人,一大片車子停在停車場。中國城應該是人與車川流不息才對呀!
我打電話到一個休斯頓的同修家去詢問,“伯母,我們想去中國城,但我估計我們迷路了。”
“你們在哪兒呀?”
我將經緯度告之。
“你們沒迷路,就在中國城的中心。”伯母很肯定地說。
“那為什麼一個人影也沒有哇?倒有一大片車子。”
“這就是我們的中國城了,哪兒能跟你們的中國城比呢。”
我沒了主意,跟小於、孫大姐和萊恩商量,怎麼辦好?
大家討論了一陣子,然後決定:小於和孫大姐守在停車場,我和萊恩去超級市場的門口。
雨又開始下了,雲層壓得低低的,預示著更大的風雨的來臨。小於和孫大姐穿著雨衣站在停車場,一有人出入車門,就跑過去遞資料。我和萊恩則一邊一個,守在超級市場的門口,給進出的人發資料。
也許這兒的華人沒見過洋人發中文資料,都一邊接資料一邊好奇地看著萊恩。一個女孩子笑嘻嘻地問萊恩“你知道這上邊寫的是什麼嗎?”萊恩笑著點點頭。
跟萊恩聊了幾句,得知他是2001年11月去天安門的36個西人法輪功學員之一。那真是一個驚天動地的壯舉,北京都轟動了。我告訴他,北京的一個熟人寫信來說,“洋法輪煉上了天安門,真是蓋了老帽了”。萊恩聽了,只是默默地笑,沒說什麼。
電閃雷鳴,風夾著雨撲過來,我不禁為小於和孫大姐擔心:停車場沒有遮雨之處,她們淋濕了嗎?
正想著,手機響了,是休斯頓的同修打來的,問我們能不能幫忙打掃房子。由於大批歐洲學員明天要來,休斯頓的同修設法找了一批免費房子,這樣可節省他們的住宿費,但房子需要打掃。我問萊恩是否願意跟我們去做大掃除,他點頭答應了。
於是我去停車場找小於和孫大姐,她們仍然在風雨中奔跑著發資料,頭發和衣服早已淋濕。
休斯頓的同修來接我們,盡管我們從未見面,他們還是將我們接到家中,讓我們換上幹衣服,並且招呼我們吃飯。我們驚奇地發現,萊恩不僅會熟練運用筷子,還會吃中國的榨菜。我們一致推斷,萊恩的前生是中國人。我們大呼小叫地說著,萊恩也不介意,眼睛含著笑意,看看這個,聽聽那個,很欣賞的樣子。
吃完飯後,我們一群人拿著拖把,抹布,吸塵器等清潔工具,去打掃一間又一間的房子。大家盡管忙了一天,打掃得還是很認真,臉上洋溢著興奮。這使我們想起了中學時代的“周六大掃除”。雖然吸塵器轟鳴,大家還是一邊幹活一邊說笑。一位同修建議我們搬過來住,可省一點費用,我搖搖頭“這兒的房子是一圈圈的,一大早起來就跟掉在迷魂陣似的,哪兒摸得出去。”大家都笑了。我們的說話聲,笑聲和吸塵器的響聲幾乎將屋頂掀開……
天終於晴了,晚霞朵朵,大掃除也結束了。告別了休斯頓的同修,我們一行四人又回到了自己的旅館。
這一天是我們抵達休斯頓的第一天,雖然很平常,但充滿了笑聲。天氣時晴時雨,但在我們心頭,都感到這是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
(正見網)
發稿:2003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