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 檐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陳志宏【明心網】在一處古村遊覽風景區,一幫遊客正在興致盎然地參觀清代江南某五品官遺下的豪宅。古宅形體龐大,精巧別致,給人以新鮮感。導遊小姐站在屋檐下,指著屋檐下那間小巧的屋子問道:“大家知道這間小屋子是幹什麼用的嗎?”
有人說:“放鞋子用的。”有人說:“訓小孩用的。”
有人說:“雨天進門,把傘放在這裏。”
有人說:“關雞的。”導遊小姐抿嘴一笑:“都沒猜對。這是供路過此地的流浪漢遮風擋雨,歇腳過夜用的。”遊客們啞然。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很少想著為流浪漢做一個能擋風遮雨的屋檐;在心靈裏,也較少給社會上的弱者留一個充盈同情與關愛的屋檐。然而,遠在清代的人就知道給流浪漢做個屋檐,這何嘗不是一種關愛他人、幫扶弱者的情懷呢?人活於世,誰沒有一個難處?誰能保證自己不需要他人的幫助?
有能力做屋檐的人,在自己有生之年多做幾處吧!沒能力,那就在自己的心裏搭一個屋檐,心懷天下,悲憫蒼生。
(《現代女報》)
發稿:2003年11月6日
更新:2003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