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東:因描寫中國農民而獲諾貝爾獎的美國女作家賽珍珠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史東【新生1月22日訊】在這集"人物春秋"節目裏,我給大家介紹一位多姿多彩、頗有影響的女作家,那就是我們似曾相識卻又感到陌生的賽珍珠 (Pearl S. Buck)。
賽珍珠於1892年出身於美國西弗吉尼亞州,她的父母親是來華的美國傳教士,在她出身後三個月便被帶回中國,在中國呆了近四十年。賽珍珠的童年是在江蘇省的鎮江渡過的,然後又隨父母到安徽省長期居住,從1921年開始在南京金陵大學教英國文學,並和當時在那裏任教的美國農業專家蔔凱有過十三年的婚姻關系。1932年,賽珍珠搬回美國,定居在賓夕法尼亞州,直到1973年3月去世,終年81歲。
賽珍珠雖然是美國人,可是使她聞名於世的國家卻是中國,她於1930年開始發表作品,是一位驚人地多產的作家。她一生中共寫了七十多本大部頭作品,真可算是著作等身。1931年,賽珍珠以她在安徽農村居住時收集的素材,發表了長篇小說《大地》 ("The Good Earth"),其中,賽珍珠著力描寫了一個叫王龍的中國農民是如何應付生活的艱難困苦和喜慶歡樂。《大地》一書出版後,轟動全世界,立即成為全美國暢銷書,1935年,《大地》一書使賽珍珠獲得美國文學藝術的最高榮譽普利澤獎。但是,賽珍珠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候是1938年,那一年,賽珍珠以她的《大地》一書,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女作家。
賽珍珠對中國農民有著深切的了解和同情。在她的筆下,中國農民具有頑強的生命力,他們腳踏實地,勤勞自強,對激進的政治運動有著強烈的反感和抵觸。正是因為這一點,賽珍珠一直被中國革命運動領袖批判,說她歌頌中國農民的封建保守主義。1957年,賽珍珠發表一篇叫做《北京來信》的小說,生動地描述了中國平民百姓在中共政權下的不幸生活,由此她更是得罪了中共,背上"惡毒汙蔑社會主義新中國"的罪名,上了中共的黑名單。
賽珍珠的前半生是在中國人的圈子裏渡過的,她深深理解作為一個"少數族"所帶來的文化心理上的孤獨。因此,自她定居美國後,成為美國社會為爭取少數民族的民權的英勇鬥士。在四十年代,賽珍珠是唯一為爭取廢除美國1882年頒布的排華移民法案的美國名人;她對美國黑人的不幸遭遇有深切的同情和憤怒,經常為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雜志撰寫文章,猛烈抨擊種族歧視和種族仇恨。賽珍珠還長期擔任美國黑人的霍華德大學的董事會成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賽珍珠雖然大力支持中國的抗日戰爭,但又勇敢地站出來為日裔美國人的不公正待遇大聲疾呼。賽珍珠有一個在中國出身的女兒害有癡呆癥,因而對孤兒和殘畸兒童有特殊感情,她一生中收養了六個孩子。建立了專門收養亞洲孤兒的"歡迎之家"。近五十年來,通過"歡迎之家"被美國人收養的孤兒已達五千多。
令人十分奇怪的是,賽珍珠雖然得過諾貝爾獎,但是因為她反對種族歧視,爭取少數民族權益,所以美國的右派不喜歡她;又因為她反對共產主義運動,不和美國的憤青和左傾幼稚的知識精英們同流合汙,並同情水深火熱中的中國人民的疾苦,所以美國的左派也不喜歡她。同時,她筆頭快,註重通俗大眾文學,所以美國的文化精英集團也當她不以為然。直到最近十幾年,她才得到美國文化精英們的熱情崇拜,被推舉為走在歷史之前的,有先知先覺的文學大師。但是,賽珍珠在美國老百姓中,一直亨有崇高的威望,半個多世紀以來,幾乎沒有一所美國中學的學生不讀她的《大地》。美國著名歷史學家James Thomson 說,賽珍珠是"自十三世紀馬可波羅以來寫中國題材最有影響的西方作家。"("The most influential Westerner to write about China since 13th century's Marco Polo")
(自由亞洲電臺)
發稿:2003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