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中國可持續發展的盲點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廖仕明

中國政府推出“可持續發展國家報告”,從多方面對中國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未來作出定調。從這個報告中,大概可以看出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幾個問題,其中最嚴重的,是中國一方面缺乏後續發展的主要資源,另一方面則已經出現了嚴重的環境汙染。這兩點是相互關聯的,因為在加速開發資源的同時,環境容易遭到更嚴重的破壞,最後反過來制約開發本身。

中國最缺乏的,大概是能源。中國從九八年開始變成石油進口國。有專家估計,按照目前的趨勢,大概五到十年間,中國進口的石油量可能達到美國的水平,因此有人提出這個世界是否能夠養活兩個美國的問題。其實中國政府的能源戰略是明顯的,主要的一點就是“買”。雖然中國西部發現了世界第二大的天然氣天,但仍然和澳洲印尼等地定下長期供氣合約,並且修建從俄羅斯以及哈薩克斯坦等地到中國東部的油管,再加上參股緬甸、巴基斯坦的油港,構成了中國進口能源的全部圖景。這是為了擺脫單一能源依靠,加強能源安全的重要步驟。

其次是水的問題。在經濟地理研究中,水是第二重要的因素,制約幾乎所有的經濟(和其他社會)活動。首先是水量,中國政府通過南水北調來解決中國北方用水問題,但那要用將近二十年時間,才能徹底解決。水也是自然環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南水北調改變中國水資源分布,但沒有人知道,那會對中國的自然環境帶來什麼樣的沖擊。

經濟中最重要的因素,其實是人。可惜中國的國家報告中,只有計劃生育和就業方面的人口政策,卻缺乏了教育。中國國家投入的教育經費占國民GDP的比例,在世界上排在一百二十多位,似乎不太重視。前兩年中國還要發展“教育產業”,據說是可以起到“啟動消費”的作用,嗚呼。教育投入周期更長,地方官員多不願意增加投資,因為和他官位考核沒有任何聯系。中國總是大呼“人定勝天”,但官方關心“天”遠遠多過“人”,這是中國的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