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說言論自由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新生9月10日訊】“人權首先是生存權”這套理論雖然是中共近些年的新發明,不過就是在大饑荒年代,中共也沒有否認過人活著首先要吃飯,但是,幾千萬人沒飯吃活活餓死的慘絕人寰的大悲劇終究還是發生了。可見,肯定人首先要吃飯要生存這一點其實並不重要,因為它於事無補。你可以說吃飯是人生第一需要,但這並不意味著吃飯就是第一人權。必須懂得,“權利”不等於“需要”。

因為一個人並不是總能夠憑藉自己的力量解決他的各種需要,因此,問題就在於,當個人陷入某種困境,僅憑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克服其困境的時候,人不得不求助於他人,求助於社會。這意味著,個人首先要向他人、向社會發出呼籲,也就是首先要有表達自己願望或要求的權利。因此,人首先要有言論自由的權利,言論自由權乃第一權利。不論你有什麼需要,除非你能自由地表達,自由地言說,否則,他人、社會無從了解你的需要,從而也就無法給你必要的合作、幫助或支援,你的需要就無法得到滿足。

誠然,言論自由不能當飯吃,但是,當你由於天災人禍,特別是由於政府的錯誤決策而沒飯吃時,如果你不能大聲疾呼,從而使得社會知曉,得到別人的支援援助,迫使政府改正錯誤,你就不可能改變自己的悲慘狀態。在這個問題上,那個推行錯誤政策的政府知道的比誰都清楚。那個政府本能地會竭盡全力去壓制批評,因為它深知,一旦人們的批評可以自由的表達,它的錯誤政策就不可能再維持下去了。

最近興起一種論調,有人提出言論自由是知識份子的特殊偏好。按照這種觀點,言論自由的確是第一權利,但那只是對知識份子而言;對廣大工農和市民而言,他們既然不是靠言論吃飯,言論自由並不是那麼重要。

言論自由是每個個人表達自己利益、願望和要求的自由,因此,它和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不久前,有幾位來自農村的大學畢業生成立了一個“農民之子”論壇,專門研究農民問題,為農民的權益呼喊。很快地,這個論壇被當局下令解散,其成員也遭到迫害。如果他們不是念念不忘農民的權益,一心一意為農民的權益呼喊,如果他們只是選擇當局容許的和鼓勵的問題作研究寫報告,他們完全可以混得很好。那些仍然留在農村的青年就不同了,即便他們小心翼翼不說“反動話”,表態擁護江核心,其處境也未必能得到多少改善。農村青年則不然,除非有言論自由,除非他們能夠為自己的權益大聲疾呼,從而獲得社會的積極反響,否則他們就不可能改善自己的處境。

林語堂說,言論自由就是喊痛權。古人云:“不平則鳴。”人遇到不平之事,不論是何種不平之事,第一要緊的是“鳴”。亞裏士多德早就指出,在各種動物中,唯有人具備言語的機能。聲音可以表達悲歡,一般動物都有發聲的機能,它們憑藉這種機能可以將各自的哀樂互相傳達。至於一件事是有利還是有害,是合乎正義還是不合乎正義,那就必須憑藉言語來為之說明。人類之所以不同於其他動物,就在於人類具有對善惡是非、對正義不正義的認識,並能夠憑藉言語來互相傳達交流。這樣,人類就能夠堅持善反對惡,堅持是反對非,堅持正義反對非正義。

言語的作用既是如此重大,因此在一個社會中,人們能不能進行自由而充分的言語交流,就直接關系到這個社會的品性優劣。古今中外各種專制暴政的第一法寶就是切斷人們的自由的言語交流,就是壓制言論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