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了望》人代的皇帝新衣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劉雲龍●庾文翰母親尋子心切,最近到了北京,找在當地開會的港區人代幫忙,卻遭各位尊貴代表們大潑冷水。
人大常委曾憲梓庾母此行「多此一舉」,他愛莫能助;團長吳康民更懷疑有傳媒「教唉」庾母赴京,藉此制造新聞。最後港區人代們決定,不會與上京求助的庾母見面。
事實上庾母此行,確令一眾港區人代尷尬,任何人只要在電視新聞上看過譚惠珠女士的為難表情,相信都能深深體會這些尊貴代表們是何等難堪。
庾母希望他們協助向北京和各省市發出尋子訊息,亦要求人代們引介朱總理見面,但庾母不了解人大代表都是「國家級」的大人物,根本不會亦不可能幫她這種小市民的忙。
港區人代們在京城的最大任務,一是做舉手機器,二是在會場內外贊揚北京的政策和功德,三是在會場內外做北京的傳聲筒。正如曾憲梓說「開會是談全國性的重要大事」,孤兒寡婦芝麻綠豆小事,不在前述三項偉大工作範圍內,沒有人代會為了這些事自找麻煩。
如果香港有人竟傻得為了庾文翰之類的「小事」而打擾「國家大事」的討論,他根本就不可能獲得北京青睞,不配做一個尊貴的人大代表。
港區人代們在香港雖然擺出一副大人先生的模樣,但到了北京,亦不過一條可憐蟲而已,除了可就近向領導人打打小報告外,基本上沒有什麼影響力,人代中只有李鵬飛最老實,他曾坦白質疑過港區人大和政協到底有什麼事可以做。
小市民如庾母,未必知道個中奧妙,香港媒體卻對港區人代的無能知之甚詳;庾母到北京求助,間接揭穿人代們的皇帝新衣,暴露了他們職務「多此一舉」的實情,多疑的吳康民認為是記者攪局,未嘗不是一個「合理」的懷疑。
(摘自世界日報)
發稿:2001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