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亂象: 死囚示眾反被視作英雄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新生3月15日訊】據報導,寧夏代表團在前日的小組討論時,自治區主席馬宕智、固原地區行政公署專員馬金虎、自治區原武警總隊長馬生禮「叁馬」,就死刑問題,進行了一場有趣的對話,批評現時處理死囚的做法,將死囚變成英雄,他們建議國家改變現行執行死刑的方式。馬金虎說,現在犯人執行死刑,經常要開公判大會,要遊街,這些執法的事,本來應是司法部門去做,結果也要政府出面組織安排,既花錢,又花精力,而且效果不見得太好。馬金虎認為,現在司法部門與政府之間的關系不明確,還是個體制問題,要改革。
「真是世道變了!」
寧夏自治區武警總隊原總隊長、現任區政協常委馬生禮接過話說,死刑執行的問題確實要改一下,現在槍斃犯人,與以前不同,被槍斃者個個都雄赳赳,氣昂昂,昂首挺胸,不怕死。老百姓在街上看見,反而很佩服。
這位參與槍斃過很多死刑的寧夏武警總隊總頭繼續說,前不久殺了一批黑社會罪犯,本來是遊街示眾,以儆效尤,育群眾,但居然有人夾道歡迎,像歡迎開國元勛似的,站在車上的罪犯更是趾高氣揚,「我們這些坐在車的人反而覺得渾身不自在,真是世道變了!」
他更透露,現在一些罪犯被槍斃前,要求武警不要在他脖子上扣繩子,或者不要扣得太緊,反正要死的人,不會亂叫的!
開頭挑起話題的馬專員說,聽說打針好,省事、省錢,坐在桌子頂頭主持會議的馬宕智也插話:「聽說效果不錯,死得快,先睡覺,再打一針,就死了。」他更強調,目前各地打針的具體做法也不相同。
大陸長久以來處決死刑犯,都是由武裝警察執行槍決任務,這種作法被外界認為頗為殘忍。自一九九九年起,大陸方面進行處決方式的探索,在雲南試驗以打毒針的方式處決死囚,取得較好的效果,於是最高人民法院從去年八月起向全國推廣。
用毒針執行處決的方式是,法警先給死囚打一針安眠針,待他入睡後再打一針毒針,讓囚犯在安睡中死去。目前美國也以打毒針的方式處決死囚。這種處決方式的好處是,既可減輕死囚的痛苦,也可免除當局勞師動眾的麻煩。
有消息稱,因貪汙受賄罪被判死刑的前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成克傑,就是在去年九月十四日於北京秦城監獄,被以打毒針的方式處決的。但當局只是通過新華社播發成克傑被處決的消息,沒有透露處決的具體方式。
發稿:2001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