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貝--重現的古代輝煌(1)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 |
另一個古代公共建築群集中在"三角廣場"四周,東邊一排是公共娛樂場所,其中露天劇場可容納5000人。公元前80年後,露天劇場旁又修建了一所劇院,規模雖小,但卻有頂蓋,可防風遮雨。
第三個公共建築林立的地區設有競技場和健身房,這些設施為大眾提供免費服務,用以安撫人心,穩定社會。競技場西面是體育場,人們可在這裏進行跑、跳、擲鐵餅、角力等項目的練習與比賽。除了以上三大建築較集中地區外,還分布著一些公共建築,多數是公共澡堂和廟宇,公共澡堂是當時人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設施。已挖掘出土的有斯塔比亞澡堂、廣 場澡堂及中央澡堂等,這些建築各具特色,內部裝飾華麗,有冷熱水浴和蒸汽浴,並有先進供暖設施,十分講究舒適。
龐貝的民居也很有特色,通常建築的核心部分在中庭,其他部分圍繞中廳而建並向外發展。中庭是全家人日常生活的重要場所,它有兩個特殊作用:一是采光,光線從開在中庭屋頂正中的大天窗進入室內;二是收集水源, 下雨時,雨水從這裏流到設在房間正中的承雨池中,然後 再流入蓄水庫。中庭設有神壇,是進行宗教活動的地方。 公元前2世紀,羅馬帝國東征以後,建築設計開始受希臘化樣式的影響,由以中庭為中心的傳統格局中過渡到以庭院為中心的希臘式布局。庭院常常建成花園式,中部建有 水池,四周環以柱廊,各廳室的門都朝著柱廊開。隨著歲月的推移,建築格局日趨復雜。後為適應人口增長對住宅的需求,出現了四層的民居建築。龐貝還保留了許多當時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店鋪、商行和手工作坊等經營用房,這些房屋常常和業主的住宅建在一起,是典型的"前店後宅"。
發稿:2000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