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蘭巨石陣揭秘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英格蘭東南部的歷史名城索茲伯裏附近,有一個小村莊名叫阿姆斯伯裏,村西的原野上有一座閱盡滄桑、雄視千古的石柱群,這就是著名的古跡Stonehenge.這是一座由許多根石柱圍成的史前建築。這些石柱排成圓形,最高的石柱高達10米,它們的平均重量達26噸,這麼重的家夥竟有不少是橫架在兩根豎直的石柱上的!Stonehenge這個名字的前一半Stone意為“石頭”,後一半在現代英語詞典中已查不到了,據考證它來自古代英語,意思是“高高懸掛著”。想來它在古代有一個形象的名字“高懸在天上的石頭”。
生產技術低下的古代人,費盡辛苦壘起這麼一座“石頭城”究竟想幹什麼?這個令人困惑不解的問題引起考古學家和每年數10萬來自世界各地的旅遊者們的註意。關於Stonehenge之謎的爭論,引起了一位頗有點“考古癖”的天文學家霍金斯的註意。結果霍金斯很快就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事實:Stonehenge的中間一圈是石柱,外圍還有許多大小石頭,其中好些石頭互相連結而成的直線,分別在夏天、冬天或別的節氣時,指向太陽和月球升起或降落的方向。此外,太陽光或月光穿過由石柱構成的一扇扇“石門”或“石窗”時,也都標志著歷法上的某個時刻。霍金斯解開了謎底:Stonehenge原來是古人用來確定節氣的天文歷。
公元前50年左右,在古希臘歷史學家蒂奧多洛斯寫的一本世界史中,提到了英格蘭島上“有一座雄偉壯觀的太陽神廟”,說“月亮神每隔19年光臨這個島國一次”。湮沒在故紙堆裏面的記載,引起了霍金斯的註意。明眼人一看便知,這裏所說的太陽神廟就是指Stonehenge無疑了。霍金斯想,Stonehenge中也許有更重要的奧秘吧?“月亮神每隔19年光臨一次”,莫非是指在當地能觀測到月食周期?於是霍金斯等人制定了計算方案,接著電子計算機開動起來了。計算出來的數據表明:Stonehenge不但能以模擬的方法確定季節的更遞,而且可以用來計算月食和日食的日期。例如,它所計算的月食周期,竟然真的同19年相吻合!
Stonehenge是一臺用來計算日、月食周期的模擬——數字計算機!這個結論不僅轟動了全世界的考古學界,而且引起了計算機科學家的巨大興趣。我們知道,手搖計算機也好,電子計算機也好,都可能發生磨損或故障。然而這臺人類最古老的石頭計算機,其動作元件是太陽和月亮,它們既不會磨損,也不會發生故障,所以是完全可靠的。它通過調整石塊的位置,建立起一種極其簡單固定的算法,所以是一種很容易校正和調試的軟件。這與現代計算機編制程序、上機調試等復雜過程比起來要簡單多了。
發稿:2000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