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腐敗的作俑者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作者:三聯生活(送交者:三聯生活)2000年11月13日15:40:00於[萬維讀者論壇-216.167.108.7]不被拒絕、不被唾棄的腐敗正在悄悄地腐蝕一個社會健康的人心。
如果在網上就“腐敗”一詞進行搜索,無疑會陡增幾倍閱讀量。從副省長胡長清的400萬元到人大副委員長成克傑的4000萬元,從湛江特大走私案帶出300多名黨政官員到廈門遠華案涉及700名左右的官員,接踵而至一個比一個更令人震驚的“腐敗”案件,讓網民們的憤怒幾乎只能以一連串的“?”和“!”來代替。
據調查,“腐敗”已成為中國公眾最痛恨的現象。以社科院的一次針對專家的問卷顯示,“腐敗”被認為是當今中國首位嚴重的社會問題。有民主黨派的頭面人物警告說:“在中國,沒有人能打倒共產黨,但是,共產黨很可能被共產黨自己打倒。”
深曉此意的中國共產黨推出了電影--《生死抉擇》,並在適逢國慶到來之時,在紀念既往的煌輝勝利的中國革命博物館舉辦反腐展覽。與此前後,中紀委、監察部在京召開反腐敗抓源頭工作會,希望加大懲治腐敗的力度,穩定大局。
但情勢並不容樂觀。一個顯見的例證是流傳在各種人嘴裏、各種場合下的打油詩不斷推陳出新,從早期的“幹部不怕吃喝難,千杯萬盞只等閑。生猛海鮮騰細浪,鴛鴦火鍋走魚丸。新式燒烤嚴冬暖,冰鎮啤酒酷暑寒。更喜小姐膚如雪,三陪過後盡開顏”,“高級幹部學泰森,中級幹部學(王)寶森,小老百姓學(孔)繁森”,到現在的三白--鄉村幹部喝白酒打白條摸白腿、三紅--縣市幹部喝紅酒拿紅包吻紅唇、三黃--高級幹部喝洋酒收金條泡洋妞之說。這些打油詩甚至成為幹部們酒桌宴上體現自嘲精神幽默水準活躍空氣的必備之物。
鄧小平曾在著作中指出,“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民意在很大程度上期望經濟改革後共產黨在政治體制上有進一步作為,否則最初把“腐敗”局限地總結為“一種發生在公共權力的掌握者(主要是政府官員)身上的現象”,將普遍滋長、滲透進各行各業。
有報章稱:“統治者開始腐化,追求‘天下財富俱為我用,世上黎民均為我仆’,橫征暴斂,巧取豪奪,就從腐化轉向了腐敗;進入了腐敗階段,就像雪球滾到了半山腰,剎也剎不住了,只有滾至澗底摔成粉末才能罷休。這時,不論是統治階層中人,還是小民百姓,關心的就不再是如何遏制雪球的滾動,而是如何利用最後時機大撈一把,安排好自己的退路。”
這樣的話危言聳聽卻不無道理。因為小民的腐敗實際也已經發生。
發稿:2000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