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緣歸大法道德升華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歷史回廊

淳於恭教侄而自責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文/鄭介文

東漢淳於恭,字孟孫,北海淳於(今山東安丘縣東北杞城)人。他生於王莽時代。王莽末年,天下饑荒,有饑兵將淳於恭的哥哥淳於崇捉去,想要烹食療饑。淳於恭請求代替哥哥一死。亂兵為他的行為所感,將他的哥哥放掉。兄弟兩人均幸免於難。

淳於恭十分愛好老子的學說,其思想也深受老子的影響,清靜而不慕名利。

他家有一片山田,種的是果樹。每當果子成熟時,總是有人到他家田中,偷偷地摘果子。如果是別人遇到這樣的事,一定會對小偷加以斥罵,至少也會將小偷趕走。淳於恭卻不僅不把小偷趕走,反而上去幫助他采摘,讓小偷將果子拿走。

他家的田地中,又種有莊稼,有人偷偷的到他的田地中割莊稼,淳於恭見到了,生怕偷割莊稼的人遇見他會感到羞愧,自己急急忙忙趴伏在草叢中。那情景,倒好像他自己做了小偷,怕被別人發現那樣。直到偷割莊稼的人,從容離去.他才敢站起身來。因為他的所做所為,是如此高尚,所以他的鄉親們都受到感化,偷盜之事,後來也很少見到了。

時遭亂世,天下紛擾,人們朝不保夕,不知自己會死於何時,所以都無心耕作,淳於恭卻獨自一人,照樣出去耕作。鄉親們都勸他說:“現在這樣的紛亂時世,還不知道自己能活幾時,種了莊稼也未必能享受得到,你又何必這樣自討苦吃呢?”淳於恭的想法卻與眾人不同,他答道:“即使我得不到這莊稼,把它留給別人享用,又有什麼關系呢?”繼續耕作不停。

他見時世不可為,不肯應朝廷之召,隱居在山中,潛心養其志。盡管隱居山野,卻仍然十分註意自己的言行,一舉一動,都合乎禮儀法度。

淳於恭的哥哥淳於崇,去世得早,哥哥一死,教育侄兒的責任,便落到了他肩上。淳於恭教育侄兒,十分盡心,親自教他們讀書、做學問。

他教育的方式,也與眾不同,充分表現了他的慈心仁懷。每當侄兒們犯了過錯,或是舉動不合法度,他不是對侄兒們加以責罰,而是立即引咎自責,認為自己教育無方,每次都是舉起木杖,來自己責打自己,以感悟侄兒們。

侄兒們見到叔父的這種行為,確實從內心感到慚愧,從而真心地改過。

淳於恭的這種教育方法,取得了極其明顯的效果。

漢章帝建初元年(紀元76年),淳於恭的年齡已經很大,朝廷下詔征聘他出來做官。他一度擔任議郎之職,後又任侍中騎都尉。皇帝十分看重他,對他優禮有加。他所推薦的賢人,朝廷都加以任用。他參與朝政,所言都本之於道德,每有所言,皇帝都無不點頭稱是。他死以後,朝廷還為他刻碑,樹立在他的家鄉,表彰他的嘉言德行。

(《漢書•淳於恭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