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喜得法 人生大自在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樊堂宇在歐洲遊學期間,背景為捷克查理大橋河岸。 |
文:大法弟子
27歲的臺北帥男樊堂宇,是一名環境工程顧問,2018年赴德國特裏爾應用科技大學取得物質流管理碩士的雙聯學位。
尋覓生命答案恭讀《轉法輪》解惑
從小就對人類起源、地球歷史感興趣的他,歐洲遊歷期間,在網上閱讀了《轉法輪》,他驚嘆:“這就是我畢生追求的”,驚喜的他於2019年7月,參加了臺北市新店區的九天學法教功班,踏上了修煉之路。
樊堂宇之前就覺得進化論有點假,他認為真正象牛頓這樣的物理學家,他們都是敢於研究那些認識不到的事情,才能真正的突破。堂宇說:“因為真的很多東西是看不到,認識不到,但確實就是存在的。”
不僅如此,修煉一年多的樊堂宇明顯感到身體的變化。他忽然發現過敏、口角炎、類風濕性(自體免疫性)髖關節炎,都不翼而飛。以前打完球身體可能會出現的一些酸痛,都沒有了,無病一身輕。樊堂宇心中充滿對李洪志老師的感激。
領悟失與得人生真自在
從前,樊堂宇很在意別人的看法,並誤以為只有鬥爭才能先占鋒頭,導致跟人相處並不自在。最明顯的表現是打籃球上,大一的時候,打不好就被罵,大二之後要帶學弟,覺得要維持一些學長威嚴,就必須要發號施令,但會遇到挑戰,結果大家都不開心。
修煉之後才發現,“我可以放下那些不好的心。”每天溶於師父的法理中,從此,不管對方言語怎麼刺激,或者是激烈運動的肢體沖撞,堂宇都不會象以前那樣情緒波動,反而一笑置之,取而代之的是,珍惜還有機會一起打球的時光。
工作後,樊堂宇擔任工程顧問,他領悟到,若抱著例行公事,或功利主義等心態,實際是助長自我我。“大法帶給我很大的改變。”踏入職場的樊堂宇,也在努力實踐“無私無我”“先他後我”的精神。
法輪大法讓上億修煉人在實修過程中提高心性,對社會、國家有百利而無一害。
發稿:2024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