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心靈甘露 > 省思感悟

“委曲求全”的智慧之道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文:源馨

“委曲求全”是懦弱還是仁義?其實真正的來源才是此成語的真貌,而且自然展現著神的安排和對人類的慈悲,令人內心豁然開朗。

據《老子•第二二章》記載:“曲則全,枉則正;窪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或。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仗,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豈虛語?故成全而歸之。”

說的是“委曲反能保全,屈就反能伸展,低窪才能註水,東西舊了才能換新的;少取反能多得,貪多就會迷惑。所以,聖人堅守這一原則作為天下事理的範式。不堅持己見,才能看的分明;不自以為是,才能是非彰顯;不自我誇耀,才能凡事易成;不驕傲自矜,才能長久。正因為不跟人爭,所以天下沒有人和他爭。古人所說的“委曲可以保全”,怎麼會是空話呢?這是真實能夠達到的。後來,從這裏演變出“委曲求全”這句成語。

看似“曲則全,枉則正;窪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或”如此明白的事物變化規律,為什麼說非聖人很難堅守呢?當讀到“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時才意識到,天下人群皆為名利,如何做到不爭?又怎能維護“不以為是、不自我誇耀、不驕傲自矜”的德行呢?因為這些正是得取名利之後潛藏的情感,無意識就會有所體現,並且汙染心,就更無法實現事物往好的方向變通發展的規律了!而唯有聖人是不被名利所擾的,他們在完備自身德行的同時,故能守大道運行規律,不斷同化宇宙特性。相對而言,那些高境界的自然展現才更真實,也才會善化內心,使大眾受益。

畢竟人來世是為了返還神性真我,如若把動物界的“叢林法則”套用在人類,爭鬥與奸詐勢必會阻隔唯人類特有的先天本性,無法與自然大道相通,那樣在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中背道而馳,又會有什麼東西是生命還能夠守住的呢?觀現今那些背離自然,不規律的異象,是否也正體現了大眾人群的內心?所以如何才能真正保全我們的生命,也許真該是當下智慧人類應權衡和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