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敬天重德

傳統文化中的做人理念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文: 明心

孔子和他的學生都非常重視反省自身,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始終重視修身,最後才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孔子還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見到有德行的人就要向他看齊,見到有人做的不好,也要反省一下自己有沒有類似的情況。他強調有過必改,主張“過則勿憚改”、“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而改之”,他本人非常歡迎別人指出自己的過錯並認真改正,“丘也幸,茍有過,人必知之”。他看到顏回“不遷怒,不貳過”,非常贊賞這種聞過則喜、知過必改的可貴品質。紮實的修身基礎,正是孔子及其學生們在任何環境中能夠矢志不渝的實踐和弘揚道義的原因所在。

在中國,自古以來人們把道德修養看得極其重要。儒家認為,人之所以為人者,在於人有道德,德是人的立世之本。《大學》的首條要求人修明其德,而且是先修己德,再是由自己的修德理性推及於人,“修身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儒家的經世濟民學說和修身傳統,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寶貴財富,成為社會所維系的道德觀和價值觀,使社會道德維持在較高水準。

《詩經》說:“上天生育了人類,萬事萬物都有法則。老百姓掌握了這些法則,就會崇尚美好的品德”。孔子提出了“以德配天”,要遵循仁、義、禮、智、信及“克己復禮”等道德原則,強調註重調整天人關系、人際關系和各種意識形態的關系,以建立起圓容的、安定的、和諧的社會秩序,倡導人們修成君子以至成賢成聖。孔子還說:“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德治與仁政也是以個人修養為前提的,立德和修身是擺在第一位的。修身是方式,立德是目的。立德修身是進行道德修養、完善人品操行的重要途徑和方法。

孟子提出道德是天賦的,是人心所固有的,且天心與人心相通,認為每個人都具備善良天性和品德,如果能夠保持德性和努力提高自己的修養,那麼“人皆可為堯舜”。這裏孟子指出做人應有的四種德行:“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孫醜上》),此“四端”正是仁、義、理、智“四德”的基礎,是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是人皆具有的善德淵源,也是人性的價值所在。君子要“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盡心上》),即修身是知天、敬天,達到崇高境界、具有博大仁愛胸懷的必由之路。孟子提出了內向修養理論,而不是向外找,要堅守自己的良知、本心,做人做事講原則、講正氣,就能做到“充實而有光輝”,感化別人一道行善,以達到至善的境界。

君子每天都要省察自己的一言一行和起心動念是否符合天理,如果不修德,就會放縱個人的欲望,就會因迷失自己而墮落。因此,先賢們認為學習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找回人們迷失的善良本性。每個人都有善惡兩種因素,抑惡揚善就要嚴以律己,絕不能隨波逐流。通過教化,善性是完全可以回歸的。因此,君子的責任就在於幫助、喚醒人們找回良知本性,使他們回到正道上來。立德修身的要求是做人要誠實守信、正直善良、謙虛忍讓,因此,要倡導多讀聖賢書,修去個人私欲和一切不正的因素。儒家修持身心所體現的更高人生價值,目的是兼濟天下,經國治世,造福於民。

歷史上的賢德之士都是修身自省的典範。如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等都是古代聖人,他們都是經過嚴格修身而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同時他們的道德踐行又建樹了“博施於民而濟眾”的功業。使民風淳厚,是人心向善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