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緣歸大法道德升華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敬天重德

安邦治國 道心常居的姜子牙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文/皇甫容

在漫長的歷史中,有一幅雋永的古畫“子牙垂釣”。畫中的主人翁,在中國是位家喻戶曉的人物,他“寧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非為釣錦鱗,只為釣王侯”。民間還傳說:“太公在此,百無禁忌”。只要子牙在場,鬼神就不會興風作浪。

在中國的歷史文化中有很多的典故、習俗也都和姜子牙有關。他是神話,也是傳說,更以真人實秀留下名垂千古的傳奇,他開兵家奇謀先河,又創百家宗師之大成。

回味典籍《六韜》,姜子牙留下的智慧韜略,像是銘刻王鼎之上的例律,透著國之重器的威嚴。他著作的《乾坤萬年歌》,其預言也似打破時空間隔,穿越古今。

姜子牙是上古神農氏的後裔,本姓姜,名尚,字子牙,別號飛熊。由於他的先祖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在舜、禹之際被封於呂,因此從其封姓,所以人們也稱他為呂尚、呂望。雖然家世顯赫,但到姜子牙時,家道已經中落。

傳說中,姜子牙三十二歲時上昆侖山,拜元始天尊為師,在山上修了四十年。由於元始天尊說他根基薄弱,仙道難成,只合享人間富貴。命他在成湯數盡,周室當興時,輔助明君,完成興周伐紂,下山封神的大業。

姜子牙負命下山後,只身來到結義兄弟宋異人家中。由於子牙一心修道,不善於世間經營,一出場就為後世演了幾出滑稽的劇目。異人為七十二歲的子牙娶親,又幫他張羅生計。因為子牙年庚不利,他剖竹編籬去賣卻是無人問津;賣面又被大風吹成活脫脫的面人;撒網捕魚,連漁網都撈不回來;坐店賣酒,酷熱的暑氣把點心蒸餿,把酒蒸成酸味;到朝歌販賣豬馬牛羊,犯了朝歌禁止屠沽的命令,姜子牙所趕的牲畜被官軍悉數沒收。

回到家裏,還得忍受妻子馬氏的數落和辱罵。滾滾紅塵,肆虐道心,縱然無法順遂,子牙始終定心忍性,心不離道,終日思慕昆侖。加之天性喜讀軍事韜略,閑暇研讀治國安邦之道,時時不忘修德振武。

天作之合,終遇明君周文王,子牙由此打開心中的鴻圖,將奇謀韜略盡獻西岐,輔佐聖主明君興周伐紂的大業。周國從文王的先祖古公亶父起,一直盼望著能得到一位聖人,即武能安邦、文能治國的全才,以輔佐周國實現滅商興周的夙願。

所以當文王應聘子牙時,稱他為“太公望”,武王執政時,尊稱他為“師尚父”。文王命姜子牙為“太師”,是當時西岐三公中的最高官品,既主軍,又問政。史載:“天下三分,其二歸周者,太公之謀計居多”,姜子牙在西岐的地位尊貴由此可見。

武王在姜子牙、周公等人的輔佐下,有條不紊的治理國政,並極其隱密的推行伐紂的每一步,等待最佳時機。紂王殺害皇叔比幹,囚禁箕子為奴,微子啟有恐大難臨頭,因此抱器出逃,商朝的太師疵、少師強投靠周武王。

在文王推演的需卦中,西伯侯以故事隱喻,如果捕殺巨大的野獸,就需要等待非常好的時機。文王以此卦提醒武王,將來伐紂一定要等到商朝臣民眾叛親離紂王時,才可號令天下諸侯共同討伐。

武王看到眼下時機,紂王連自己的皇叔都敢剖心虐殺,連自己的同母兄長箕子都敢囚禁,使其削發為奴。紂王的兄長微子屢次勸諫紂王勤修仁德,紂王不聽,微子知其滅國將近,於是抱持祭器出走他鄉。比幹、箕子、微子作為商朝的三位仁者,頗受武王的敬重,天下賢士的仰慕。如今,就連殷末三仁都對紂王無望時,武王認為這就是伐紂的最佳時機。

武王又特別征詢姜子牙的意見:“殷大臣或死或逃,紂王是否可伐?”姜子牙說:“天與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賓殃。”武王一聽,師尚父的建議和他一拍即合,於是決意舉兵進軍。姜子牙為主帥,統領兵車300乘,虎賁(猛士)3000名,甲士4.5萬人,聯合各國諸侯,以“吊民伐罪”為號召,出兵攻打商都朝歌。

武王決定舉兵,出發之前負責占蔔的貞士看到卦象並不吉利。姜子牙堅持進軍,當大軍已經行至汜水牛頭山,陡然刮起的狂風刮斷了將旗,摧毀了戰鼓,當時大風刮的天昏地暗。各國諸侯面露恐懼,有人請求還師歸國,再等時機。

姜子牙身著將袍,於狂風之中仰天舉劍,大聲疾呼:“蒼天!今紂無道,刳比幹,囚箕子,伐之有何不可?舉事而得時,則不看時日而事利,不假蔔筮而事吉,枯草朽骨,安可知乎!”討伐暴虐的紂王,正是為順承上天之意,下合民之所願。即時出兵,人間枯草朽骨(指占蔔用的蓍草和龜殼)又豈知天道聖意!

姜子牙親自援袍而鼓,率眾過河。武王見狀,精神為之一振,於是聽從姜子牙繼續率軍前行。周武王率領大軍會合庸、蜀、羌、微、盧、彭、濮等諸侯國的軍隊於牧野(今河南淇縣南),與紂王的17萬大軍展開殊死一搏的決戰。

周軍主力仰仗姜子牙的決絕果斷,出兵有法擺陣有道,武王在牧野之戰大獲全勝,為天下除掉了暴虐的紂王。牧野大戰,姜子牙作為周武王的軍師,在興周伐紂中,立下赫赫軍功,被封為齊國君主。姜子牙來到齊國後,順其風俗,簡化禮儀,開放工商之業,發展漁業鹽業優勢,因而人民多歸附齊國,齊國成為泱泱大國,也為後來的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五霸奠下基礎。

姜子牙一生充滿傳奇,前半生歷盡坎坷,後半生助周伐紂,大展韜略建下功勛。姜子牙代替元始天尊封神的傳說,更是被後人津津樂道。

姜子牙高居廟堂,身為帝王之師、齊國之君,身隨車輦馳騁大周,心卻留戀巍巍昆侖。或許,也惟有昆侖才是他能寄情忘我的聖地。有道是:

“雲散皓月當空照,水澈明珠現京華。
花迎白鶴拂青柳,天池水面翻浪花。
心似白雲常自在,意如流水伴飛霞。
閑坐蒼龍穿九重,巍巍昆侖是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