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緣歸大法道德升華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見仁見智 > 雜談隨筆

鋼琴曲欣賞:月光奏鳴曲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文/唐風

貝多芬月光奏鳴曲(Beethoven - Moonlight Sonata)


月光奏鳴曲又稱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德國作曲家路德維希•凡•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於1802年所作。這首鋼琴曲之所以被稱為《月光曲》,是由於德國詩人路德維希•萊爾斯塔勃聽了以後說:“聽了這首作品的第一樂章,使我想起了瑞士的琉森湖,以及湖面上水波蕩漾的皎潔月光。”以後,出版商根據這段話,加上了《月光曲》的標題,關於作曲家在月光下即興演奏的種種傳說便流行起來。其實觸動貝多芬創作的不是皎潔如水的月光,而是貝多芬與朱麗葉•圭查蒂(1784—1856)第一次戀愛失敗後的痛苦心情。

俄國藝術批評家斯塔索夫認為這首奏鳴曲是一出完整的悲劇,第一樂章是暝想的柔情和有時充滿陰暗預感的精神狀態。他在聽安東.魯賓斯坦的演奏時也有類似的印象:“……從遠處、遠處,好像從望不見的靈魂深處忽然升起靜穆的聲音。有一些聲音是憂郁的,充滿了無限的愁思;另一些是沈思的,紛至沓來的回憶,陰暗的預兆……”。

第一樂章,持續的慢板,升c小調,2/2拍子,三部曲式。為奏鳴曲形式的幻想性的、即興性的柔和抒情曲。一反鋼琴奏鳴曲的傳統形式,貝多芬在本曲的首樂章中運用了慢板,徐緩的旋律中流露出一種淡淡的傷感。第二樂章,小快板, 降D大調,3/4拍子,三部曲式。貝多芬在這一樂章中,又一次“反其道而行之”,改變了傳統鋼琴協奏曲中一向作為慢板樂章的第二樂章,而采取了十分輕快的節奏,短小精悍而又優美動聽的旋律與第一樂章形成鮮明的對比。本樂章起到了十分明顯的“承前啟後”作用,第一樂章與第三樂章在此銜接得非常完美。第三樂章,激動的急板,升c小調,4/4拍子,奏鳴曲式。本樂章擁有精巧的結構與美妙的鋼琴性效果和充實的音樂內容,急風暴雨般的旋律中包含著各種復雜的鋼琴技巧,表達出一種憤懣的情緒和高昂的鬥志。直到全曲結束之前,還是一種作“最後沖擊”的態勢。

仔細聽過這首《月光奏鳴曲》,第一部分確實有一份淡淡的哀愁,但說他是完整的悲劇又有一點言過其實,在平靜中流露出一絲哀傷是我的理解。從這個基點上看這首《月光奏鳴曲》,會發現兩者說的都是對的,又都有一點局限性。因為哀愁為出發點,從哀愁中走出來才是這個曲子的主旋律。

其實作者的出發點和寫作目地並不是最重要的,能夠讓人們喜歡和接受才是重要的。人生總是有不如意的時候,不可能每天都是那麼輕輕松松自自在在的,不如意的時候聽一聽這首《月光奏鳴曲》也許有一定的舒緩作用。這也就是音樂的魅力所在。用中國的一個詞來表達就是“知音”。貝多芬寫出了人們的心聲,和聽眾產生共鳴。與其說是在感受曲子不如說是在感受觀眾自己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