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見仁見智 > 雜談隨筆

母親的善良夢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北大荒耕夫

【明心網】媽媽沒有讀過書,可是腦子裏有許多故事。童年的時候,媽媽經常給我們兄弟姊妹講故事,媽媽也就用這些故事來教育我們做人。
  
至今猶記得母親講的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戶殷實人家,勤儉持家,積攢了不少錢,準備給原來的宅院擴大,再建一棟住房。
  
這家男主人請來了木瓦匠,跑裏跑外地買蓋房子的材料,辦置蓋房子工匠吃的菜蔬。女主人在家中主管做飯菜。
  
東家是忠厚善良之家,對雇工非常好,因為村莊靠海近,所以每餐夥食中必定有一種魚菜,女主人看工人師傅吃飯急三火四的,所以每次吃魚時,都是先用筷子把魚刺挑出來,免得狼吞虎咽地吃,不小心叫魚刺紮著嗓子。
  
吃過幾頓魚後,木匠師傅提醒大家說:“東家每天買回的新鮮魚,怎麼每次都做得這麼碎呢?”
  
大家才註意到這個問題,但誰也說不出為什麼。
  
木匠師傅想當然地說:“肯定是女東家舍不得給咱們吃,故意弄得破碎不堪。”
  
於是他便懷恨在心。暗地裏做了一個小木人推車。在房屋上梁的鞭炮聲中,木匠就偷偷地將木人推車放在了房梁上。方向正朝著街門口。
  
房子蓋好了,木瓦匠散去了。
  
好多年後,走鄉串鎮的木匠,又路過這個村子,想起了當年蓋房子的事情,便找到了這一家。
  
敲門進院後,只見冷冷清清一片破敗景象。屋裏女主人走出來,說:“師傅登門,有什麼事情嗎?”
  
木匠說:“路過此地,口渴了,進來討口水喝。”
  
女主人說:“家中無茶,只好給你杯涼開水喝了。”喝完水,木匠說:“東家不認識我啦?”
  
女主人楞楞地盯著木匠說:“有點兒面熟,記不起來了。”
  
“我是當年給你你蓋房子的木匠啊。”屋主人兩口子,又仔細端量一會兒,說:“啊,真是師傅呀。”
  
屋主人把木匠讓進客屋,坐下,慢慢地聊起來。原來,只從蓋了房子後,日子過得一天不如一天,一年不如一年。入不敷出,漸漸地掏空了家底,只剩下這點房產了。說罷唏噓不已。
  
說話間已近中午,男主人說:“咱們今天又見面是緣分,你坐坐,我出去買點菜,午飯你就在這裏吃吧。”
  
木匠起身,正要推辭,女主人硬是挽留下來。
  
男主人買回來魚和青菜,女主人很快就做好了,四個菜端了上來。男主人又打回來半斤燒酒,和木匠便邊喝邊嘮著家常。
  
女主人在一邊指著一盤整齊擺放的小黃花魚說:“師傅湊著吃吧,這些小魚刺多,慢吃,小心別叫魚刺紮著。”
  
接著又感嘆地說:“那年,你們蓋房子,都是買大魚給你們吃,我還怕魚刺紮著你們,在端給你們以前,都把魚刺給挑了出來。”
  
說到這裏,只見木匠端酒杯的手一陣哆嗦,酒晃蕩出來,灑在桌子上,木匠趕忙鎮定一下精神,把酒杯送到嘴邊,仰脖把酒喝了下去,楞楞地瞅著房梁……
  
下午,木匠推說身體不舒服,要求在這家住一宿。這天深夜裏,木匠從院子裏搬來梯子爬上房梁,把當年放置的小木人推車,調轉了一個方向,好像是從大門口外往院子裏推。
  
天亮了,這家人醒來時,發現木匠已不辭而別。客廳八仙桌上留下一封信。上面寫著:“對不起,當年我誤解了你們的善良,蒼天會保佑你們重新過上富裕的日子……”
  
“後來呢?”我問。
  
“後來,這家人又慢慢富起來啦。”母親說。
  
母親不僅用這樣的故事對兒女進行做人要善良的啟蒙教育,而她的一生也是按著“善良”的標準要求自己做事。
  
首先是對家族中的人。她嫁給我父親後,就備受二、三叔伯兄弟的欺負。特別是在分家時,霸占我父母應得的一份,生性剛烈的母親和我父親棄掉房子,另某住處,單立門戶。
  
後來,若幹年後,那些當年霸道的人,因生活窘困找上門來時,我母親依然大度地接納他們,施舍他們。我二姑是個婚姻很不幸,生活很苦的女人。她總是到我們家來,每次我母親都留她在家中吃飯,住宿,還經常派我們兄弟姊妹去看望。經常囑咐我們,逢年過節給二姑姑一些零用錢。
  
母親說:“一百元錢在你們每個人的手裏不算什麼,可給你姑姑,幾百元錢能夠用半年的。”
  
我父母親分家出來獨立門戶後,鄰居有個張氏孤老太太,身邊無兒無女,我母親把她當自己的親人一樣養活。一日三餐,和我們家一起吃,行動不便就送到炕頭。一直養了七、八年,直到他一個遠嫁的女兒把她接走,還經常讓我提著點心去看她,到去世讓我去送葬。
  
我母親兩歲就死去了親媽,跟著伯母艱難度日,到了討飯的地步。我母親的伯母一個兒子參加革命,後來在省城做了官,把伯親接過去,由於不習慣城裏生活,和其它原因,於是就回到我的母親身邊。後來癱瘓在炕上,一直是我母親伺候,養老送終。每逢五、八節、春節和忌日都在家中設香案祭奠,清明節還讓我弟弟去上墳祭祀。
  
母親是窮山溝人,有一些攀不著扯不斷的鄉親。那時,我們家開個鞋鋪,沒少給這些窮鄉親們做鞋,有錢就給,沒錢的送來幾斤糧食,拉來幾簍地瓜也就算頂了鞋錢的帳。有一戶於姓鄉親,穿了十幾年的鞋沒給過一次錢。在三年自然災害時期,趕著毛驢,馱著一馱簍地瓜送來,那年月,真是急人難,活人命啊!
  
那年月父母親用善良支撐著這個家。
  
如今父母親都已八十多歲了,站在街頭,鄰裏閑話時,總有人說:“看你家那些兒女教育得多好,在家裏又孝順,在外又仁義。”
  
每當此時,母親總會露出真心的笑意,漾在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