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全世界中國舞舞蹈大賽復賽揭曉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蔡翹楚在第三屆全世界中國舞蹈大賽 青年女子組復賽中的表演(攝影:愛德華 / 大紀元)

【新生6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嶽定明紐約報導)由新唐人電視臺舉辦的第三屆“全世界中國舞舞蹈大賽”復賽6月20日在美國紐約曼哈頓翠貝卡表演藝術中心舉行,吸引了各界人士慕名前來觀賞。42位進入復賽的選手參賽劇目精彩紛呈,一幕幕中國古代歷史人物和中華傳統文化故事,通過純正的中國古典舞,如流動的畫卷展現在觀眾面前。舞臺上的中華男兒剛健俠義,女子柔美端莊,中華民族的精神典範,在這次中國舞大賽中再現。

中國古典舞每位參賽者韻味各不同

20日上午進行了少年女子組與少年男子組比賽,下午是青年女子組與青年男子組比賽,包括自選劇目與規定動作,最後31選手入圍決賽。復賽選手的水平很高,都能順利流暢的完成規定動作,包括各種中國古典舞的高難度動作,如跨腿轉、毽子後提、串翻身接掛、片腿、旋子三百六、朝天凳、蠻子、探海翻身接臥魚、紫金冠跳、雲門大卷、擺腿撕叉跳等。每當選手有精彩表現時,現場觀眾情不自禁,歡呼、叫好聲持續不斷。

大賽評委之一李維娜女士初賽結束後曾表示:“當選手們在舞臺上都能充分發揮出自己的水平時,比如,在各個動作的飽和度、表現力和穩定性都完成得不錯的情況下,更大的競爭就體現在藝術方面上。”誠如李維娜所言,本屆中國舞大賽復賽的競爭,更大程度的著重在選手對舞蹈的詮釋,特別是對自選劇目的表達是否體現出中國舞的身韻。

評委陳永佳在復賽後表示,21日的決賽將非常精彩。評委任鳳舞表示,在選手水平接近的情況下,就要看心理素質。


第三屆全世界中國舞大賽 青年女子組復賽中的劉心怡(攝影:愛德華 / 大紀元)

中國舞又叫中國古典舞,早期主要在民間流傳、中國古老的戲劇、宮廷中流傳。中國舞主要包括身韻和身法,身韻是中國舞的內涵,每個舞蹈的韻味不同,兩個人跳同樣的動作,韻味都不同。身法是指舞姿和動作。芭蕾舞不講身韻,多個標準動作,動作到位即可。中國舞可以刻畫非常廣泛的人物,容納所有的人物,芭蕾就不行。

中國舞有獨特的訓練方法,也有把桿訓練。動作可以十分高難,技巧也十分完整。中國舞豐富的技巧,超過芭蕾許多倍。對於演員的選拔條件也越來越高,演員的技術也越來越高。中國古典舞道路很寬。人物刻化的路很寬。中國舞的動作非常豐富,對人物的刻畫也非常豐富;中國上下五千年源遠流長的文明的土壤,展現的內容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中華女子古典韻味十足

少年女子組的郭芷貝身著水藍色裙裝,手拿琶琵,演繹了《樂舞》,舞姿靈動且蘊涵著傳統古風;少年女子組李茜婭演繹的《鏡花獨韻》,在琶琵琴音中,盡現中國古典女子柔中帶剛的潛質,舞蹈動作流暢、一氣呵成;少年女子組鄭道詠的《深谷幽蘭》,伴著簫竹樂聲起舞,使人仿佛置身深谷密林之中。


第三屆全世界中國舞大賽 青年女子組復賽中的蘇仙姿(攝影:愛德華 / 大紀元)

來自紐約地區、從事生物研究工作的劉女士和孩子們一起前來觀賞大賽,她表示自己的孩子也在學中國古典舞,劉女士說:“我覺得孩子參加這種訓練以後,回家後對父母、對長輩非常恭敬。比如我母親來了,會給我女兒準備一些點心,她每次都是雙手接過,然後說謝謝。我母親非常感動。因為現在大陸的孩子不太講究這些,都不太有禮貌。而中國的傳統文化倡導的仁、義、禮、智、信,它其實是表現在方方面面的。我覺得通過學練中國舞,她學到了一個很好的風範,很好的禮儀,像一個女孩子,形成了文靜和溫柔的性格。慢慢的熏陶,使她學會做人應該有的謙恭態度。通過學中國古典舞,接觸中國傳統文化,希望她以後一輩子都會受益。”

中華男兒正氣非凡

參賽選手們不僅體現了精湛的專業水準,同時展現了深厚的內在藝術修養。少年男子組和青年男子組選手們一出場個個精、氣、神十足,演繹的劇目蘊涵著積德向善,敬天信神的中華文化道德典故。

隨著氣勢恢宏而又振奮人心的樂聲徐徐響起,男選手們演繹的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中華歷史人物從舞臺上奔湧而出。來自美國新澤西的少年男子組選手宋艾文演繹的《正氣歌》是南宋末代宰相文天祥所作的詩。宋艾文一舉手一投足,演繹出中華男兒胸有大志,身正、氣正、神正,正氣洪貫天宇。


來自飛天藝術學院的參賽選手廖若山舞蹈《十面埋伏》中的項羽。攝影:戴兵/大紀元

少年男子組選手廖若山生長於舞蹈藝術世家,他演繹的《十面埋伏》,跳、翻、轉動作連接流暢,隨著跌蕩起伏的樂聲,整個劇情扣人心弦。陳厚任演繹的劇目《出征》,背景音樂時而舒緩溫婉,時而氣勢磅礴,陳厚任的表演與樂曲合而為一,如行雲流水,出神入化。一招一式把中華民族男子英勇氣概表現得淋漓盡致。


2008年少年男子組冠軍李博健今年進入青年男子組的角逐(攝影:愛德華 / 大紀元)

劇目設計深具巧思

少年女子組選手王璐逸的自選劇目《尋詩》描述是一位少女賦詩,幾度想落筆但缺乏思路,她起身隨著悠揚的樂聲起舞,得靈感而詩成;王君竹《人劍情》,她出場後並不舞劍,而是先拜四方,誠意正心,直到樂曲將盡,一個“探海翻身”,方才寶劍出鞘;陳佳伶演繹的《香蓮》,表現蓮花出汙泥而不染,堅毅而柔中有剛。少年男子組陳陽暮月的《弦韻》,演繹一位二胡樂手,苦苦追求技巧突破而不可得,遂打坐靜修,終於悟道而起,達到了演奏境界的升華。

來自紐約的觀眾劉女士表示:“比賽水平之高有點出乎意外。他們舞蹈的選材使我很感動,中國古代的那些傳統故事和人物,對他們來說好像是很遙遠的事,能夠把這些人物的韻味演繹出來,我就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人物刻畫細膩傳神

少年男子組薛心壇的《少年韓信》,手握竹簡束,隨著悠揚的弦樂而舞,中後段的劍舞,英氣勃發。少年男子組的李寶圓表演的《六郎出征》,由緩慢弦樂起舞,倏忽打擊樂起,舞姿剛猛而不急躁,舞蹈動作徐出,充滿力道。最後的槍舞,仿佛迎敵千軍萬馬,萬夫莫敵。少年女子組陳超慧演繹的《小木蘭》,表現出花木蘭幼年時童真,以及習武的經過。青年男子組的趙亮所演繹的《趙雲》、賴維嘉的《荊軻》、陳科魁的《曹操》、王旋的《借東風》,青年女子組的陳美容《楊門女將》、李晶晶《少年英臺》、Sharon Gao的《昭君淚》,以及宇寧《花木蘭》等,都栩栩如生的把歷史人物展現在舞臺上。


薛心壇在第三屆中國舞大賽中以舞蹈《少年韓信》闖入決賽(攝影:愛德華 / 大紀元)


來自飛天藝術學院的參賽選手、少年男子組的李寶圓表演的《六郎出征》。(攝影:戴兵/大紀元)

來自新澤西的觀眾雷女士今年是連續第二年看新唐人舉辦的“全世界中國舞舞蹈大賽”。她覺得參賽選手動作難度高,各方面都很到位。選手對人物刻畫傳神,讓她感動不已:“楊六郎出征,看著不知為何我就哭起來了,那個音樂和表演,我覺得很悲壯。”來自長島、從事電子工程工作的觀眾金先生表示:“舞蹈表現得內涵很豐富,比如那個少年韓信,給我的感覺是代表了那個年代,就像聽到故事一樣。這些故事讓我們知道中國傳統有很多道德教育方面的內容。舞蹈使我對故事的感覺更深刻,舞蹈的表現力非常豐富,有身處其境的感覺,這是看文字比不上的。”

6月21日(周日)上午10點將開始“全世界中國舞舞蹈大賽決賽”,共有31位選手入圍。頒獎典禮將於6月21日周日晚在新澤西州新布朗士維克市州立大劇院(State Theatre, 15 Livingston Avenue,New Brunswick, NJ)的神韻晚會後舉行。舞蹈大賽地點:翠貝卡表演藝術中心(Tribeca Performing Arts Center,曼哈頓Chambers St 199號);購票電話:646-736-2969。神韻晚會購票電話: 732-246-SHOW(732-246-7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