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心靈甘露 > 省思感悟

心無旁騖的純凈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大紀元國際攝影大賽得獎作品,作品名稱: A Tough Life in a Beautiful World(美麗世界裏的艱困生活)

◎小筱

【明心網】從昨天3月21日開始連續10天,大紀元總社在桃園縣南?舉辦“大紀元國際攝影大賽得獎作品巡回展”。我對作品所要表達的主題深感興趣,透過了解才知道,原來我們看到的美麗作品,都可能是攝影者等上幾小時、幾天甚或更漫長的時間,等了又等所抓住的真實情感,那份用心的投入,於一瞬間所捕捉的色彩景象,讓我感受到那份可遇不可求的珍貴,也為攝影者祥和等待的心境而感動,是純凈的狀態下才能拍攝出這樣觸動人心的作品。

今天我在展覽現場為來賓導覽作品時,除了其精湛的基本功外,來賓們對於作品本身所傳達的意境與內涵相當的感興趣。每一位觀賞者當下的心境不同,感受也全然不同。其中有一幅作品,拍攝於印度半島最南端的一個小島斯裏蘭卡,作品名稱是“美麗世界裏的艱困生活”。漁民們利用漲潮時或立或坐在木頭橫桿上垂釣,也稱其為“高蹺釣魚法”。

我第一回見到這幅作品,感受的是當地居民的那份為討生活的堅忍不拔。心中想著,那樣坐在木桿上一定很辛苦吧!當我也聽聽來賓者的想法時,有位觀賞者告訴我,他覺得那樣的生活非常愜意,從他們握著魚竿的手,給他的感覺,漁夫們是很自在愉悅的。

我又查閱了其他當地的攝影與文字描述,在那樣的環境,漁夫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打著赤膊,身上黝黑的發亮。神態中少有疲憊、抱怨。生活沒有太多的想法,樂天知命。那就是他們的生活,純樸而單純。

前些日子,朋友借給我一部影片:“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故事中給我較深觸動的同樣的是那“心無旁鶩”的純凈。故事中的老人,帶給主角米爾曼對生命與生活的全新認識,於是米爾曼以古希臘聖哲之名“蘇格拉底”稱呼這位在加油站工作的老人。他教米爾曼學習單純、快樂、不復雜的生活--“快樂的秘密並不在於尋求更多想要的,而是在於培養少欲的能力。”屏除腦中所有的雜念,專註於當下。

故事中有一回,老人告訴米爾曼,將帶他到一個令其大開眼界的地方。米爾曼滿心期待的登上了山頂,走了幾個小時的路程後,終於見到蘇格拉底所說的山頂,卻發現等在那裏的其實不是想像中特殊而了不起的景象,僅僅是腳下一塊絲毫不起眼的石頭、幾朵小花,他失望的對老人咆哮,老人沒有多加解釋。而米爾曼在冷靜後豁然明白:為了夢想而揮灑的汗水和沿途雀躍的期待心情交織的過程,就是最大的收獲。

“心無旁騖”的純凈狀態,從“心”開始。在《莊子·達生篇》中,〈梓慶削木為鐻〉,魯候問梓慶:“子何術以為焉?”用什麼樣的技法能制作出那樣令人驚嘆不已的鐻來?梓慶經過齋戒靜心,將慶功、獲得爵位俸祿、別人對自己的非議、褒貶等等思想全都排除後,讓自己不受外界的幹擾,既不求賞賜,也不懼怕遭到懲罰,方才進入森林,還得觀察各種木料的質地,精心選取自然形態合乎制鐻的材料,然後動手加工制作,才能制成鬼斧神工的成品來。

簡單樸實的生活,並不是非得放下物質上的東西。不重其表面形式,在於修心。少欲、對名利的得失淡些、闖過自己內心對事物表像枝節的束縛,我想在每一個當下就能更加珍惜。

從家中到攝影作品展覽場騎摩托車單程至少得一個半小時,朋友們都忙著沒法載我一程,關心的問我:“你怎麼去?”“騎摩托車。”“如果下雨呢?”“只要天亮著我就能騎。”我回答著。能夠當服務人員,是萬分榮幸的。其余的問題,都可以克服。回程的路上,腦中有了上面的思維,回到家隨筆寫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