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釋之論石槨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明心網】張釋之升任中郎將後跟隨皇上到了霸陵,漢文帝站在自己陵墓上頭的北面眺望。這時慎夫人也跟隨前行,皇上指著通往新豐的道路給她看,並說:“這就是通往邯鄲的道路啊!”接著,讓慎夫人彈瑟,自己和著瑟的曲調唱歌,心裏淒慘悲傷,回頭對群臣說:“唉!用北山的石頭做外槨,用切碎的苧麻絲絮充塞石槨縫隙,再用漆粘合起來,難道還能打得開?”身邊的近侍都說:“好!”張釋之上前進言說:“假使裏面有能夠引發人們貪欲的東西,即使封鑄南山做棺槨,也還是有縫隙;如果裏面沒有能夠引發人們貪欲的東西,即使沒有石槨,又何必憂慮呢?”文帝稱贊他說得好。此後便提升張釋之做了廷尉。張釋之是漢文帝時的傑出之士,在歷史上以敢於犯顏直諫出名。他屢次諫言都得到漢文帝采納,所以文帝也博得“勇於納諫”的美名。文中是張釋之為中郎將時,隨同文帝視察霸陵,獨排眾議,以發人深省的語言告誡漢文帝,只有薄葬才能保證自己的墳墓日後不被人挖掘。可見他不僅具有真知灼見,而且敢於堅持正確己見批評統治者,不隨波逐流,顯現出他卓異的品格,此乃令人折節佩服之處。而其見解之所以能被采納,是因為他遇到了“從諫如流”的漢文帝,他們君臣之間能夠真誠、坦率,彼此具有信任的氣氛,使雙方得以開誠布公的交換意見,故能在史上留下佳話。
發稿:2008年2月20日
更新:2008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