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樂人士盛贊神韻原創音樂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新生12月30日訊】小提琴制作師:神韻“改造”了我
圖: 小提琴制作師Bernardo Gutterman先生和妻子與兒子一起觀看了神韻在芝加哥的終場演出,他感覺演出讓他感覺被“改造了”。(攝影:王和/大紀元)
(大紀元記者王和芝加哥報導)神韻紐約藝術團及其隨團樂隊12月28日下午2時在芝加哥歌劇院進行了終場演出。小提琴制作師古特曼先生在演出結束後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觀看神韻的後的感受可以用“改造”(transformed)來概括。
作為一個樂器制作師,古特曼先生表示他通常不喜歡兩種類型(按:東方和西方)的音樂混合在一起,但他認為神韻中西合璧的音樂非常成功,將兩者藝術性(artistically)的結合了起來。例如,“那個講三千年一開的花(按:《婆羅花開》)的節目,那個節目的序曲是一個的美妙和成功的融合東方和西方音樂風格的典範”。他提到他也特別表示很喜歡二胡這種樂器。
古特曼先生表示演出的舞蹈部份是“輝煌”(brilliant)的。對於演出中有關於神佛的部份,他認為是“有啟迪的”(enlightening),展示了中國人對“永恒和生命終極意義”(eternity and eternity of life)的理解。
古特曼先生最後補充說,他覺得演出“讓我迫不及待的想要學習中文”(It give me a tremendous desire to learn mandarin)。
古特曼先生表示看完神韻演出後他的感受是“被改造”(transformed),他無法具體說清楚到底是什麼樣的轉變,但觀看神韻是一種“脫胎換骨”的感覺。
音樂家:神韻樂隊是極品演出

音樂家理查德(Richard James)和夫人觀看了12月26日神韻國際藝術團在聖地亞哥市的第一場演出。(攝影:梁欣/大紀元)
(大紀元記者梁欣聖地亞哥市報導)12月26日神韻國際藝術團在美國加州的聖地亞哥市的第一場演出在市政劇院(San Diego Civic Theatre)圓滿落幕。神韻的魅力吸引了旅遊之都的多族裔觀眾前來觀賞。
* 音樂家贊揚神韻的樂隊是極品演出——很溫暖的聲音、人類的聲音
理查德(Richard James)贊揚“現場樂隊是極高品質的演出”。在中場休息時,理查德特意走到樂池前觀看樂隊的中西樂器和音樂家們。理查德是作曲家和演奏家。作為古典鋼琴演奏家,他在聖地亞哥樂隊參加了多年的演出,並曾在百老匯來聖地亞哥的演出中參加樂隊伴奏。理查德幾乎在所有主要的聖地亞哥景點演出過,包括公民劇院、交響音樂廳以及“Hotel Del Coronado”、假日酒店,Hyatts,Marriotts,Sheratons等。
理查德還表示他的一個朋友的父母在遠東地區旅行,對東方的音樂很感興趣。在一次旅行中帶回了二胡,這個中國來的樂器讓理查德著迷。他表示很高興看到和聽到西方樂器和東方樂器一起演奏。“這是一個很溫暖的聲音,人類的聲音。”
職業小提琴師:神韻是完美藝術的大手筆 大創新 大融合
(大紀元特邀記者李楊北卡州達勒姆報導)二零零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晚,北卡洛萊納州達勒姆市迎來了神韻巡回藝術團。落成後剛剛開放一個月的達勒姆表演藝術中心(Durham Performing Arts Center)迎來了藝術界空前的盛事,全場爆滿。
神韻藝術團精妙絕倫的歌舞藝術表演,征服了華人和包括北卡羅萊納州參議員、藝術界、商界、律師、當地幾所美國著名大學的教授在內的各族裔觀眾。演出結束後,全場觀眾長時間熱烈鼓掌。中國淵源流長的傳統文化所展示出的美妙意境,讓觀眾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有著60年音樂生涯的傑瑞·普斯門是一位職業小提琴師。他說,神韻演出是完美藝術的大手筆,大創新,大融合。
普斯門說:“這場演出美妙絕倫——她將藝術的完美和高科技的創新渾然溶為一體。同時加深了我對信仰的理解,讓我對人性有了更深層的體悟:我們是一個整體,來到這個世界上,為了讓生命更有價值。音樂的造詣更加非凡,打造了西方樂器和中國樂器東西合璧的精華,這是聞所未聞的大手筆,大創新,大融合。”
更新:2009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