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持操守 正己化人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智真【明心網】許衡,元朝河內(今河南省黃河以北地區)人,平日重德修身,博學多才,許多人都來追隨他求學。自己題書齋匾額叫“魯齋”。
早年許衡曾經跟很多人一起逃難,經過河陽地方,由於長途跋涉,天氣又熱,喉幹口渴。同行的人發現道路附近有一棵梨樹,樹上結滿很多梨子,大家都爭先恐後的去摘梨來解渴,只有許衡一人,端正坐在樹下,連動也不動。大家覺的很奇怪,有人便問許衡說:“你怎麼不去摘梨來吃呢?”許衡回答說:“那梨樹不是我的,我怎麼可以隨便去摘來吃呢?”那人說:“現在時局這麼亂,大家都各自逃難,這棵梨樹,恐怕早已沒有主人了,何必介意呢?”許衡說:“縱然梨樹沒有主人,難道我的心也沒有主人嗎?”
平日凡遇喪葬婚嫁時,一定遵照吉兇禮節辦理,全鄉人士,都受感化,鄉裏求學的風氣,逐漸盛大。
鄉內的果樹每當果實成熟,掉落在地上,鄉裏小孩從那邊經過也不看一眼,鄉民都這樣教導子弟,不要有貪取的心理。許衡的德行傳遍天下,元世祖聞知,要任用許衡為宰相,但是許衡不慕榮利,婉言辭謝。
許衡去世後,四方人士都來聚集靈前痛哭,也有遠從數千裏外趕來拜祭痛哭在墓地的,足見許衡平生德行感人之深。皇上特賜謚號為“文正”。
古人云:“義士不欺心,廉士不妄取。”許衡寧願忍受口渴之苦,而不動一念貪取之心,以良知在心而約身如繩,嚴戒偷盜妄念,嚴持品德操守。他的德行不但化及全鄉,而且感召天下。人們都渴望著仁德治世,因為道德的力量對人心靈的震撼是任何一種力量所無法比擬的。
發稿:2007年6月23日
更新:2007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