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見仁見智 > 雜談隨筆

相知相惜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晨晨

【明心網】在“呂氏春秋”有一段,講孔子周遊列國,來到陳國與蔡國之間,因兵荒馬亂,旅途困頓,三餐以野菜果腹,大家已七日沒吃下一粒米飯。

有一天,顏回好不容易要到了一些白米,就下鍋煮飯,飯快熟時,孔子看到顏回掀起鍋蓋,抓些白飯往嘴塞,孔子當時裝作沒看見,也不去責問。

飯煮好後,顏回就請孔子進食,孔子就假裝若有所思地說:“我剛才夢到祖先來找我,我想把幹凈還沒人吃過的米飯,先拿來祭祖先吧!”顏回頓時慌張起來說:“不可以的,這鍋飯我已先吃一口了,不可以祭祖先了。” 孔子問:“為什麼?”顏回漲紅臉,囁囁地說:“剛才在煮飯時,不小心掉了些染灰在鍋裏,一些染灰的白飯,丟了太可惜,只好抓起來自己先吃了,我不是故意把飯吃了。”
孔子聽了,恍然大悟,對自己的觀察錯誤,反而懷疚,抱歉地說:“我平常對顏回已經最信任,但仍然還會懷疑他,可見我們內心是最難確定穩定的,內心的自我判斷,有時還會錯誤,弟子們大家記下這件事,要了解一個人,還真是不容易啊!”

在與人的交往中我們很容易犯了一個錯誤:從一個人的表面行為去推測他的內心世界。 即使聖賢如孔子都會犯這種錯誤,更何況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呢。

猜忌、懷疑會誤陷忠良,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因此當我們對某件事心有疑忌的時候,最好不要憑主觀的想法去對這件事下結論。如果我們可以找到當事人,坦誠的把事情問清楚、說清楚,就不會發生像故事中所陳述的誤會別人的好意。

俗話說:“知人難,相知相惜更難。”唯有真誠、坦白,沒有猜忌、懷疑,才能結交到相知相惜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