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墨”的由來為何?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明心網】傳說古代在沒有墨的時候,寫字和畫畫很不方便。周宣王時,有個叫邢夷的人,他很擅長繪畫。一回,他因為弄臟了手,便來到附近的小河清洗,正洗手時,他看見旁邊有一塊烏七八黑的東西,好奇的撿起來一看,發現是塊松炭,然後就給扔了回去。他不經意的看到自己的手,噗…的笑了出來,沒想到剛剛洗過的手更黑了。他心裏想:松炭可以把我的手染成黑色,那就應該能用它來寫字和畫畫。邢夷隨手便撿回那塊松炭帶回家了。邢夷回到家裏後,很快的把松炭磨成粉末,再加了一些水,但是怎麼也凝聚不起來,他左思右想都沒想到好辦法,就在這時,他的夫人因為叫他吃飯他也沒聽見,所以索性把糯米粥端到他面前讓他享用。邢夷好像半醒的、雙手拿著松炭末,全都給倒進粥碗裏,忽然間碗裏馬上變成了黑糊糊的半固體狀了。
邢夷看到之後,很高興的將碗裏的東西再作攪拌。這時,邢夷發現夫人的袖口上有塊地方特別烏黑的。邢夷問夫人:“這片烏黑是怎麼回事?”夫人一看:“喔!這是剛剛在竈爐下做飯時碰到的鍋灰!”說完,就用手拍來拍去的,但怎麼也無法處理掉袖子上的臟東西。這回,邢夷又高興的說:“這下可好了,鍋灰可比我檢來的松炭更黑,粉末也更細,用它來寫字是最好不過的了”。
邢夷便把鍋灰弄下來之後跟水一起攪拌,用筷子蘸了些,就在墻上畫了幾筆,這便是中國最早的墨汁。雖然邢夷發現了這樣可以方便寫字,但它卻攜帶不便。邢夷就用之前的辦法把糯米熬成粥,和松炭及鍋灰混合著攪拌,再經過揉搓後變成方條,然後拿去曬幹,要用時,只要再加一點水磨一下,就可以用來寫字和作畫了。
邢夷剛開始把這個墨條取名為“黑土”,又覺得不妥,便把“黑土”兩字合為一起單字“墨”,歷史稱這為“邢夷墨”,這也是中國最早的一塊墨了。《述古書法纂》有記載:“邢夷始制墨,字從黑土,煤煙所成,土之類也。”指的就是這個。@
發稿:2007年4月28日
更新:2007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