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做人尊嚴 揚州大學教授街頭擦鞋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明心網】(中央社臺北二十七日電)中國江蘇省揚州大學教授常再盛去年隱瞞了自己的身份,在街頭幫人擦皮鞋,在一雙雙布滿灰塵的皮鞋面前,他找到了一種純凈的愉悅,找到了人的尊嚴。廣州日報報導,在普通人眼中,常再盛不可謂不成功,擁有的頭銜包括揚州大學藝術學院設計系主任、揚州大學佛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高級訪問學者。此外,作為一名著名雕塑家,他有房有車,生活寬裕。
不過,常再盛一直在苦尋“尊嚴”何在。他說:“作為一名大學老師,在校長面前,我要畢恭畢敬;在學生面前,我要有師道尊嚴。可是,這兩個“常再盛”,是真正作為“人”的常再盛嗎?還是一部社會機器?”他常常感到自己不能解答“我是誰”、“尊嚴在哪裏”。
二零零二年的農歷除夕,他花了人民幣一百元租用了一輛三輪車,上街做了一天人力車夫,尋找“真理和尊嚴”。中午,一個學生從他面前騎車而過,不久又折返:“是常老師?”學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說,那天到了下午已賺了七十多元,他獎勵自己方法就是吃了一碗街頭小店牛肉面,這給了他一種幸福的感覺,“因而頓悟了幸福的真諦”。
他認為,“有尊嚴地生活”就是放下一切物質化的執著,像一個擦皮鞋者那樣去誠實而投入地生活。擦皮鞋讓他明白,要做到“有尊嚴地生活”,就得給自己的生活多做點“減法”,去掉一點貪婪、一點奢侈,甚至一點執著。
更新:2008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