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見仁見智 > 雜談隨筆

恪守心靈的綠色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楊永平
  
【明心網】城市擁擠的縫隙,偶爾夾雜著一大片或一小片空地,空地上撒滿樹木花草所特有的綠色。四季不停地變幻著,可這些樹木花草卻始終保持人工剪輯定型了的姿勢,它們在陽光下默默地佇立著,在風雨中微微地顫抖著,在鋼筋水泥馬不停蹄的蠶食下頑強掙紮著。

綠色是城市的營養師,無論是多麼濃厚的廢水廢氣,多麼狂妄的風沙塵暴,它們都會盡心盡力地將之吮吸、吞吐、消化,然後不間斷地散發出它們自己生命裏產生的清鮮、光彩和活力。

綠色也是城市的美容師,它們無所顧忌地放縱自己所特有的魅力,給枯燥的生活畫上了幾分繽紛和生機,給人類日漸僵冷的面孔上描摹了些許溫暖和笑意。

於是,綠色成了城市居民呼吸新鮮空氣和聯系自然的窗戶,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點點生息之地。

總有些喜歡綠色的人,常常不經意地來到綠色身邊,然後在悠閑的徜徉中不經意地接受著綠色的洗禮。他們之中有老人,也有小孩,有運動員,也有病痛者。他們都需要這樣的綠色來透透空氣,來清清頭腦,免得整日畏畏縮縮緊緊張張的被風刮倒被瘧疾襲擊,他們知道新鮮的視覺清鮮的氣息才能換回強壯的體魄,而強壯體魄是產生旺盛精力的關鍵。大家雖然來自不同的地方,但大家都仿佛與綠色融合在了一塊。大家都在扮演帶著不同表情卻有著同樣目的的角色——乞丐,生存的乞丐。整天拖著在溫室裏培育出來的纖弱白嫩失去血色的軀體,捧著正在趨向枯竭、幹癟和麻木的意識,向著這些茍延殘喘的綠色不停地乞討,乞討它們的施舍,乞討它們的庇護。

我是一個成長於村野最終又脫離了村野的人,我一直固執地認為城市的綠色總沒有鄉村的綠色來得自然、質樸和溫情。城市的綠色是被人拘束了的寵物,就像動物園的猛獸,威貌不變,可內在的氣質卻有了很大程度的褪色。城市的綠色總是被那些叫作花工的人預先定植了形狀和高度,甚至是色彩的濃淡調配,它們失去了自由生長的權利。鄉村則不同,放眼望去滿目蔥蘢,各種綠意遍布村落,就連家裏的墻壁、屋頂都逃不脫它們的攀爬。各種綠色隨意地擺弄著自己所構思的、喜歡的、創作的任何一種姿勢,無需受人擺布,也無需擔心受限制,想彎就彎想直就直,想往哪延伸就往哪延伸,想在哪紮根就在哪落腳。我常跑到它們中間,躺在它們懷裏,或嬉戲,或親撫,盡情地享受它們供給的絲絲縷縷的樂趣和恩賜。在這裏,天高雲淡,唯有爽涼宜人的風徐徐吹拂;唯有高一陣低一陣的鳥鳴蟲音啁啾如樂;唯有清靜恬雅的泥土芬芳撲鼻潤心。這裏,仿佛一部沒有休止符也無主題的魂靈大合唱,恣肆任意而又輕幽曼妙,是真正的天籟。

可惜的是,我最終卻沒能永遠堅守住這塊聖地,我還是走了,遠遠的脫離了鄉村,帶著自己給自己套上的世俗的鎖鏈闖入別人的城市,一天天毫無目的地遊走於單位和單位之間,為了名和利苦苦地撐持著。

其實,在城市的綠色和鄉村的綠色之外,還有一塊心靈的綠色,它茂盛在每個人的精神沃土上。它們不以美麗的外表示人,它們獨自體現著生命的本質,既承接陽光雨露,又歷經電閃雷鳴。它們無形卻勝過有形,因為一個人的心靈如果失去了綠色,也就失去了善意,失去了真誠,失去了生機和活力。

心靈的綠色是原生的,也是人造的。人之初,性本善。然而不同的社會影響和生存抉擇又給人不同的風雨霜雪。慢慢的,有些人的心靈成了一塊龜裂的土地,沒有養分的供給,再繁茂的蒼天古木也會枯萎;有些人的心靈成了一個齷齪的垃圾場,再高貴的物品也會在陽光下骯臟腐臭;有些人的心靈卻是一片春天,一泓甘泉,再貧瘠瘡痍的境遇,也能長出青草綠樹奇花來。

心靈的綠色,是一塊人所恪守的精神處女地,禁受不得任何的蹂躪和褻瀆。有偉人說過“生命只有寬度,沒有長度,只有在寬度裏發揮彈性,才能保證生命的質量。”心靈亦如此,它就像一塊等待開墾的荒山,只有辛勤地耕耘、播種、澆水、施肥,才會長出綠色,長出希望,長出甜蜜。否則,荒地一如既往地荒蕪,貧瘠將一如既往地貧瘠,甚至最終被淘汰和驅逐。

城市的綠色和鄉村的綠色連成了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心靈的綠色卻是這家園裏的耕耘者、護衛者。恪守心靈的綠色,就是恪守我們的家園,恪守我們的生命。這,應是我們必須要經常堅定地綿延的一種信念!

在每個為遠離鄉野生機而痛心的時刻,我只有不斷地向自己誡言:恪守靈魂的高度,恪守生命的綠色!

(舜華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