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大沖撞,來自遠古的記憶(一)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明心網】此文作者自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關註遠古神話傳說、歷史典籍、民間故事中記錄的史前時期(準確的說法應是先夏時期)的自然環境變遷信息,在80年代初開始陸續發表文章和出版專著探討人類早期記憶的天地大沖撞等自然災變事件,並指出女媧補天、後羿射日、誇父逐日、共工撞倒不周山、十日炙殺女醜、嫦娥奔月、顓頊絕地天通等遠古神話傳說均屬於天外星體撞擊地球事件在人類心中留下的不滅印記,而這種記憶至今仍在民間繼續流傳(這種記憶在世界各地各民族之中都有流傳)。由於我國的民間故事極其豐富,因此作者這裏的討論主要使用《中國神話大詞典》(四川辭書出版社)所提供的有關資料。1,漢族。二郎擔山趕太陽。洪古時有七個太陽輪番出沒,只有白晝,沒有黑夜,炎熱難耐,人多有死於酷熱者;二郎擔起兩座山去捉太陽,捉住後便壓在山下,很快便壓住六個太陽;第七個太陽嚇得不敢出現在天空之中,後接受二郎訓誡才又按時出沒。
2,保叔尋太陽。古昔時,一天清晨,太陽升起不久,忽起狂風,烏雲翻卷,太陽從此就不見了,人皆生活在黑暗冷濕之中,莊稼不長,樹不綠,花不紅,苦不堪言;居住在西湖寶石山的劉春決定去尋找太陽,不幸死於途中;他的妻子生下遺腹子名叫寶叔,生而奇異,三陣風後即長成彪形大漢,於是便繼承父志踏上尋日之途;寶叔歷經艱險,終於戰勝東海魔王,將太陽重新托出海面恢復正常運行,他自己則變成了啟明星。
3,盤古兄妹補天。盤古開天辟地,曾造就大山多座,包括桐柏山、石獅山(後人為紀念盤古改名為盤古山);一日,石獅山頂的石獅忽然開口說話,告訴盤古兄妹(妹名玉帝三女)將有大雨洪水泛濫之災,此乃某天神串通雷神、雨神、風婆,撕裂天幕,降下洪水;此後七七四十九日,果然大雨傾盆而下,洪水淹沒山陵,只剩下盤古兄妹;石獅又告訴他們解救災難的辦法:“今當先補天,可以用開天辟地之斧柄為針,以山上葛藤為線。”盤古兄妹乃立於石獅之上,冒雨頂風,從東及西,終於將天幕窟窿補好,針眼所現乃為星星;補天即畢,盤古兄妹遵從天意成親,並捏泥為人,人類從此又繁衍生息在大地之上。
4,商伯盜火。商伯本是天上火神,他將天火的火種藏在蒿繩之中,偷偷送至人間;天帝乃怒發洪水,欲以淹沒人間火種,並懲罰商伯;商伯在眾人幫助下建成高臺,自己一日在高臺上護守火種;待洪水退去,民眾發現商伯已餓死,而火種猶存;後人遂名此土臺為火神臺,而附近一帶則稱之為商丘。
5,蒙古族。烏恩射日。古有勇士名叫烏恩,一夜他忽然身熱難眠,轉瞬天明,方知天上十二日並出,人皆熱得難以喘息;烏恩取出穿雲箭,射落數日;天帝見自己放出的十二日被烏恩射落幾個,乃命天神舉大山欲壓住烏恩;烏恩左肩扛一大山,右肩扛一大山,繼續射日;最後剩下的一個太陽藏到陰山之後,哭泣著說:“勇士請不要再射了,如我死,世界將永遠陷入黑暗之中矣。”烏恩聞言正在思忖,又一座大山壓來,他躲避不及被壓在山下;眾人齊來挖山,天帝又降瘟蟲於人間,烏恩化生藥草又救活了許多人。
6,古昔天有七日,大地幹裂,草木枯萎,江河枯竭,牲畜渴死,人亦難以為生;草原有一青年牧馬人名叫額日亥•莫日根,他發誓要射落七日;當他射落六日之後,第七箭卻被一只小燕子擋了一下,結果第七個太陽幸免於難,懼而藏於西山之後;由於額日亥•莫日根沒能用七只箭射落七個太陽,他變成了旱獺,而燕子被箭射穿其尾從此燕尾均成叉形,所余之日東躲西藏逐漸形成晝夜季節之分。
7,藏族。女媧娘娘補天。一日 ,火神於水神相遇,互不相讓並打將起來,火神被水神打敗,怒而觸於布州山上,布州山蹋,壓在天河之上,天河水泛濫人間,又有一怪龍趁機下而食人(漢族典籍則稱水神共工撞倒不周山,以及共工之臣九頭蛇身的相柳為害人間);女媧戰勝怪龍,又去補天,先用泥補不行,後用木堵亦不行;有一大蝦魚自告奮勇,請女媧用自己四條腿去頂天;天頂住後,女媧又尋來無數五彩石,將其熔煉後補天,所余五彩石則用以填地,由北向南填地故而地勢北高南低。
8,古昔有九兄弟,以狩獵為生;一日 ,有喜鵲乞食,唯幼弟知鳥語,遂割鹿肉予之;喜鵲告訴幼弟:“天將有九日並出,逃避災難的辦法是掘個九丈深井,殺一乳牛去其內臟然後藏入其中,同時攜帶上一個槌子和一獐、一馬、一蟻。”幼弟將災難消息告之諸兄長,諸兄長皆不信,幼弟遂獨自藏到深井中的牛腹之中;一日後,感覺漸熱,遂用槌擊牛腹成一洞,令獐出而探之,回報曰:“天已出三日,吾身亦被火燒。”又一日後,覺得更熱起來,又用槌擊牛腹成一洞,令馬出而探之,回報曰:“天已出五日,河海俱沸矣。”再過一日,更覺熱不可耐,乃令蟻出而探之,回報曰:“天已同時出現九個太陽,河海俱幹矣。”復經七日,感覺溫度已下降,幼弟才從牛腹中爬出來,方知諸兄長及鄰人均已被高溫焚死,四野只剩下血紅色的山巖;此後幼弟與天神的三女兒成婚,尋得各類作物種籽,自此人間才有糧食。
9,苗族。日月樹。阿陪果本與雷公為結拜兄弟,兩人後鬧翻;阿陪果本設計將雷公囚於鐵窿之中,他的一對兒女無意中放走雷公;雷公發大洪水,阿陪果本事先作好獨木舟,他的兒女亦藏入南瓜中得以逃生(南瓜種子乃雷公所贈);阿陪果本乘舟至南天門,舍舟攀上日月樹以登天與雷公鬥;雷公放出十二個太陽,曬死日月樹,而後二人時常在天上角逐爭鬥。
10,相傳張果老開天辟地時,造日月各三十六個,世間全無晝夜之分,人種莊稼亦無休息睡眠之時;張果老發現所造日月有礙人間生活,遂練就兵將,斬殺日月;剩下一日一月,不敢復出,天地一片黑暗,人間仍難以生活;此後,公雞請出太陽,月亮亦繼之而出,天下才恢復正常。
總之,在民間故事中不僅有文學內涵,也有社會人文內涵和自然科學內涵,它們經歷了數以千年甚至數以萬年的風風雨雨,但仍然保留著來自遠古的記憶信息。我國有著極為豐富的古代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其保存的遠古記憶信息對人類文明乃是一項巨大的貢獻!
(摘編自《天地大沖撞,來自遠古的記憶》作者: 王紅旗)
發稿:2004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