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情緒汙染”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明心網】那天我搭乘263號公共汽車,人還沒上好,司機就關門了,把我的左胳臂給關車門外邊兒去了。疼是不怎麼疼,只是司機的工作態度未免太惡劣,叫人生氣我吊在站客間,隨著大家東倒西歪。沒有坐幾站,我就可以判斷——司機在鬧情緒,也不知是他過年賭輸了錢,還是受了誰的氣,他把車子開得猛地起動、猛地煞車,不管站著的,坐著的,都不舒服。環顧車周,有幾個人接住我探詢的眼光,報我一個苦笑或搖搖頭。我們全都沒說話,這叫“敢怒不敢言”,全都做了“沈默的多數。”
司機一個人的情緒以及他暴烈的行為反應,害苦了一車人,汙染了許多人的情緒。
我下車後,孩子鬧著要我抱,我憋不住大吼一聲:“媽媽累,自己走!”孩子驚異地盯著我,一臉要哭的樣子。我立刻警覺:我的情緒給剛剛那麼一鬧,十分不暢快,結果無辜的小女兒倒了黴。像是水波一樣,不愉快的情緒以司機為波心,向四周蕩漾開來。
同樣的情形隨處可見:一肚子不高興的丈夫,灰頭土臉的進門來,晚餐桌上的氣壓一定會陡然下降。也許待會兒作太太的洗碗時,會想起自己年年埋首臟碗碟的委屈;或許孩子們彼此火氣大,會為了點小事橫眉豎眼。最起碼,晚飯是吃得不輕松的。
我替那位火氣大的司機作反省,結論是:他應該把人與我之際分辨好,“我”火大了,但是和乘客無關;他應該把公私之間分辨清楚,我情緒不佳是我個人的事,把車開好則是公事。他實在該克制自己,掌握自己的分寸和禮貌。
由此我又聯想到,每個人都得留心家庭裏的“情緒氣氛”。我們要警覺,自己不作情緒汙染的來源,同時,萬一家裏有人汙染了大夥兒的情緒,要想怎麼樣去凈化氣氛。
感覺自己的情緒不佳時,可以立時對癥下藥。家母在太勞累或煩悶,就給自己沏上一杯好茶。香噴噴、熱呼呼的茶一下喉嚨眼,她就覺得安慰、振奮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化解情緒的方法,關鍵是我們要註意到在這樣非常負面的情緒汙染,做個有心人,有自制力的人,當你意識到那些不好的情緒時,自然就會生改善的心。借用外在活動的宣泄,比如我的朋友情緒不好時就擦地板,或對墻猛打球,都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還是要與自己的心對話,到底是什麼在讓自己生氣?值得嗎?是得失嗎?得了又怎樣?失了有如何?就好像清茶一樣,清了心,自然就風平浪靜了。
發稿:2004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