謊言可能成為集體意志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連嶽【明心網】眾所周知柏拉圖的“烏托邦”理念,體例很美,卻被認為是貽害自他以降的多數知識分子。這些知識分子都想成為烏托邦裏的“哲人王”,用自己的思想給萬民帶來幸福,在“愛智慧”的羊皮裏是“愛權力”的狼身,在你身邊,可以很容易發現終日空談、毫無創造力與實踐能力的大小“知識分子”,而且在表象上還充滿了拯救焦慮與道德優勢。如果他們是一顆洋蔥,一瓣一瓣剝開以後,在內核上只寫著“權力”兩個字,而有沒有智慧他們其實是不在乎的。所以,把“哲人王”從知識分子概念中驅逐出去,在現在和將來,似乎都是成為真正知識分子的門檻。用一句直白的話來講,那就是:不要吹牛,不要撒謊,多看幾頁書。
“烏托邦”理念就像茂盛的罌粟花,它的迷幻效用,不僅會敗壞知識分子,甚至可以淪陷一個集體,“持續撒謊”作為重要政治技術,應該就是在“烏托邦”理念中完善的。柏拉圖的一個謊言是:神創造了三種人,最好的一種是用金子做成的,次好的用銀子,普通人是用銅和鐵;用金子做成的人適於做衛國者,銀子做成的人是士兵,最差的人當然只能去幹體力活。這種彌天大謊,誰會相信呢?掐掐自己的皮膚就知道自己是用什麼做的,或者,看看怯弱無能貪婪殘忍的衛國者,可能也會覺得他們值不了金子的價錢。柏拉圖說,不必害怕這種理智,如果你從這一代人開始宣傳這種神話,他們確實是不太可能相信的,但你只要持續說下去,在下一代人以後的一切世代,卻會被教育得確信無疑。
你是衛國者,並且想保持這種優越地位,就要撒謊,持續不斷地撒謊,不要害怕被揭穿,有利於你的謊言,遲早會成為集體意志,到時候,你就可以坐享其成了。你做多麼荒謬冷血的事情,都會得到支持。
很多人恐怕還是不信人類的理智可以這樣輕易地喪失,因為有一個樂觀的看法在告訴我們:謊言永遠只可能是謊言;騙得了人一時,騙不了人一世。
那麼,研究納粹大屠殺史的克裏斯托夫•布拉溫寧(Christopher Browning)的新近結論,卻剝奪了這種想當然的樂觀,證明柏拉圖的“騙術策略”會成功。他的新書《大屠殺的起源》講述的就是德國人如何到達普遍接受“滅絕猶太人為正當行為”的過程。大屠殺不可能由希特勒一個人完成,不可能只由納粹沖鋒隊完成,也不可能通過強迫德國人去完成;只有德國人都平靜自然地去殺猶太人,視之為當然,種族滅絕的大屠殺才可能實行。
猶太人在歷史上承載了許多惡名,他們被視為吝嗇、貪婪、冷酷、惟利是圖的高利貸者,反猶情緒在逐代強化中,成為政治正確的事情。
希特勒的大屠殺就借助這種由來已久的反猶情緒,只要是德國人討厭的特質,就把它宣傳成是猶太人所特有的。在這些被強加給猶太人的特質中,克裏斯托夫註意到兩個性質相左的定語:自私的逐利者和共產黨員。從理論上看,這兩類人是完全不相容的,但納粹宣傳都讓他們由猶太人扮演。以嚴肅思考、邏輯推理見長的德國人,當時有多少人質疑這個矛盾?因為“猶太人就是壞人”這個謊言已經成功地占領了德國人的大腦,成為不言自明、毋須證明的前提了。就像“烏托邦”的信徒相信衛國者是黃金構成的一樣,德國人相信了猶太人是由地球上所有的壞元素構成的。
終於,屠殺包括婦女、兒童在內的種族滅絕行動在1941年成為德國人毫不懷疑的集體意志。在離焚屍爐不遠的歌劇院,德國的知識分子優雅從容地聆聽貝多芬的《合唱》,感受著貝多芬“百千人類,終成兄弟”的悲憫情懷。
千萬不要說,你比這些德國知識分子更聰明,更不容易被欺騙,說不定,你堅信的很多東西,就是謊言。
(《南方周末》,略有刪節)
發稿:2004年5月13日
更新:2004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