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心靈甘露 > 省思感悟

竹子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明心網】在古老的東方文化中,竹子是歷來被人們垂青的。人們種竹、用竹、詠竹、畫竹、刻竹、愛竹、賞竹。用竹簡傳遞信息、交流思想,詠竹、畫竹的聖手不可勝數。東坡居士的名詩“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說盡了竹子的風流高雅;阪橋老人的竹畫、竹論寫盡了竹子的清恬神韻:“一兩三枝竹桿,四五六片竹葉。自然淡淡疏疏,何必重重疊疊。”

竹子虛心,有節,挺拔,堅韌,向上,自強不息,不屈不折的品性使人不由想起做人的標準和準則,在人心不古,世態日下的當今社會,能保持一種竹性,將是一種超然,一種脫俗,“葉葉如聞風有聲,盡消塵俗思全清”在紛繁物欲中尋求一種別樣的情懷和心性,也算是一種釋放一種灑脫,即便是在現實中有失意和惆悵,也可借竹排遣,“心中有個不平事,盡寄縱橫竹幾枝”。

我有生以來就偏愛竹子,最初只是感性的喜歡,喜愛它的純青的顏色和筆直的身材,不拖不延不枝不蔓的樹冠,以及舒服的手感,過了孩童時代我才進一步發現,它原來還有更魅力的內涵,這使我更深刻的喜愛它。

當良知和利益沖撞時,是做利益的奴隸還是做竹子讓良知在心中挺拔;當恐懼告訴你屈服時,是做順從的柳枝還是做不屈不折的竹子;人生面臨著種種選擇,每一次選擇都是心靈的考驗,只有保持竹子的高潔,方可守住內心的一份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