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華:董建華背後的黑手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林保華【新生7月5日訊】香港大約有一百萬人參加的遊行,引起下亞畢厘道和中南海的震動。但是因為發生在香港,香港首當其沖而需要盡快做出反應。然而特首董建華發揮了“議而不決”的施政風格,遲遲沒有反應。於是他從7月1日回歸慶與黨慶的遊行,一直拖到7月4日的美國國慶,既召見了“友黨”頭目,也召開決策機構的行政會議,董建華才開金口。可惜,說了同不說一樣,因為他只是表示會做出反應而已。
7月9日是董建華所下的必須在立法會通過為23條立法的“死線”,離開這個日子沒有幾天,董建華有甚麼苦衷說不出話呢?他的苦衷就是北京還沒有表態,或者說還沒有指示,所以必須靜候待命。
香港如今的沈淪,董建華當然是罪魁禍首,但是他的背後就是中共,這點香港人有些沒有認識到,有些則是孤立董建華的策略需要。問題很明白,董建華是江澤民欽點的,基本法對特首權力的規定和限制民主的發展是北京制定的;在董建華民望已經極為低下的情況下,又是中共和江澤民堅持挺董,要他連任。為23條立法是前副總理錢其琛親自出馬施壓的結果;而在整個23條的諮詢過程中,面對民意的強烈反彈,中共怎麼不知道?在這個情況下,中共實際上是董建華的保護傘和幕後黑手。如果中共不改變態度,就別想董建華或未來其他特首會“高度自治”。
但是我們也看到,香港有些媒體和政客,是在誤導市民“反董不反共”。例如目前一方面要跟隨民意抨擊董建華,另一方面又大捧溫家寶“平民總理”如何親民。
但是既然如此親民,為何溫家寶面對香港市民頭上的國安條例這把刀卻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不敢表示一下他的態度?如果他同江澤民有不同的看法,為何不是“舍得一身刮,敢把皇帝拉下馬”,而要屈從江澤民的淫威?是人民利益重要,還是自己的烏紗帽重要?
如果溫家寶和胡錦濤因為實力不夠,不敢同江澤民攤牌,還被逼念“三個代表”的苦經,那麼香港市民的怒吼,正是可以作為他們的後盾。如果讓中國的老百姓也在電視上看到,無疑是推動中國改革的動力,可是中共當局竟然封鎖資訊。顯然胡錦濤、溫家寶同江澤民在本質上並沒有太大的區別,他們一樣害怕人民!
胡錦濤和溫家寶要有所作為,現在是好的機會,可以清算江澤民禍害香港的政策,時日無多,希望他們好自為之。
因此香港的政客和媒體如果繼續“反董不反共”,實際上是在繼續維護董建華這個脫離香港人、反對香港人,乃至敵視香港人的政權。他們不反共又不反董,這個政客就會完全失去民心,這個媒體也會淪落到同中共喉舌一樣,在市場失去競爭力。香港市民必須看清楚這一點,才能更好的掌握自己的命運而不被某些政客或媒體所誤導。從某些媒體大捧溫家寶而市民仍然踴躍上街,說明大部份香港市民是是非分明的,然而也要警惕哪些轉移目標的政客和媒體。
(大紀元)
發稿:2003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