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菩提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 |
兩個比丘為了此事爭論不休,傳到佛陀的耳中。有一天晚上,佛陀召集僧團的大眾。佛陀說:「修行的人,心柔軟敏銳,時時保持正念的覺知。不論是動止語默,乃至開門關門,上床下床的舉措,內心還是保持清凈光明,不被散亂之魔擾亂」。
成道覺悟不在背誦千偈,在於日用中,念念用心,不幹擾別人。每天晚上上床休息時,也必須具足七法。
一、不可盤踞床身,要右而臥。
二、不可匍伏身體,慵懶怠惰。
三、不可大聲拂床,幹擾他人。
四、不可臥床出聲,令他人煩惱。
五、不可嘆息思惟,世間俗事。
六、不可如狗群臥,喪失威儀。
七、不可貪戀睡眠,退失道業。
比丘們聽了,個個心開意解,對於生活的細節,不敢輕視,因為他們了解到,燒茶煮水、搬柴挑石,都蘊藉著悟道的因緣時機。
開悟因緣時時有,不一定在二千多年前印度的菩提樹下,每一個念頭的來去,只要我們不被迷失,不隨波逐流,當下就是成道的菩提樹林。
發稿:2003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