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修煉文化

處處菩提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明心網】有兩個比丘為了晚上睡覺的事情,彼此起了爭執。甲向乙抗議,他上床就寢時,動作太粗魯,影響別人的清修。乙爭辯說,不過是小小的聲音,何必小題大作,上床睡覺和修行又有什麼關系呢?

兩個比丘為了此事爭論不休,傳到佛陀的耳中。有一天晚上,佛陀召集僧團的大眾。佛陀說:「修行的人,心柔軟敏銳,時時保持正念的覺知。不論是動止語默,乃至開門關門,上床下床的舉措,內心還是保持清凈光明,不被散亂之魔擾亂」。

成道覺悟不在背誦千偈,在於日用中,念念用心,不幹擾別人。每天晚上上床休息時,也必須具足七法。

一、不可盤踞床身,要右而臥。
二、不可匍伏身體,慵懶怠惰。
三、不可大聲拂床,幹擾他人。
四、不可臥床出聲,令他人煩惱。
五、不可嘆息思惟,世間俗事。
六、不可如狗群臥,喪失威儀。
七、不可貪戀睡眠,退失道業。

比丘們聽了,個個心開意解,對於生活的細節,不敢輕視,因為他們了解到,燒茶煮水、搬柴挑石,都蘊藉著悟道的因緣時機。

開悟因緣時時有,不一定在二千多年前印度的菩提樹下,每一個念頭的來去,只要我們不被迷失,不隨波逐流,當下就是成道的菩提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