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兒園學到的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明心網】古人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可見自古以來,對無誠信的人或事,人們是知其不可的。這似乎是簡單的道理,但實際情況卻並不那麼簡單。解決“誠實”、“信用”、“可靠度”的問題,復雜而又艱難,事實上這也不僅僅是一個道德倫理的問題。不必奢望這一篇文章會有多大效用,但它至少可以讓我們讀讀、想想;讀過想過之後,總會在心裏留下點痕跡吧。1987年,七十五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有人問其中一位:您在哪所大學學到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 那位老人平靜地說:“是在幼兒園。”“在幼兒園學到什麼?” “學到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要洗手;做錯事要表示歉意;要仔細觀察大自然。從根本上說,我學到的最重要東西就是這些。”
我們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幼兒園老師對我們說的一句話:不要說謊。如果我們的做每一件事,每一句話,每一篇文章每次發言每章表格等等,盡可能如實,不實的東西能少一分是一分,情況總會一天一天好起來。
朋友托我辦事,有時我忙得忘了沒去辦,被問起,就老老實實告訴他。盡管他一時十分不快,但我想,如果我經常說要找的人出差了什麼的,總有一天人家真的出差了,但朋友不信。就像幼兒園老師講的那個故事,那個小孩老是說假話,喊“狼來了”,後來真喊“狼來了”,人家不信了,就被大灰狼吃了。我不想被大灰狼吃了,所以就說老實話了。記得以前讀過一本日本人寫的書,說一個人要是在四十歲時還不能建立自己的信譽,他就完了。現在想想哪能拖到四十歲,從小就要有信譽。我常對女兒說,遲到了,老老實實說睡過頭了,別說鬧鐘壞了,別說路上堵車。說話太老實,眼前是會吃點虧,但最終會使你受益一生,因為人家相信你。被人認為可以相信,是你最大的財富,有人忙一輩子也得不到,有人捐了一百萬也沒有用,所以老爸這句話對你來說值一百萬呢。
2000年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期間,我們這邊也搞了一些討論。1月31日那一場,在幾位企業家繞來繞去熱烈地討論企業地接班人難題時,坐在嘉賓席最邊上的一位經濟學者冷冷地幫他們挑明:“當你要把企業交給他的時候,你不僅對你的繼承人的能力要有一個高的評價,而且要對他的道德水準也同樣如此,就是說,要信任他──而在中國目前的情況下,可信賴的人太少了。”學者話音未落,掌聲爆響一片。我真希望眾多正在讀 MBA的人能聽到這場討論,真希望他們明白,現在總裁、首席執行官的位子不少,而比一紙文憑更重要的,或者說比案例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信與否:借用一個建築學名詞:“可靠度”。──你可以沒有 MBA文憑,但你必須有足夠的“可靠度”。有了它,你才有可能得到你希望得到的一切。
2000年2月在西方出版的《百萬富翁的智慧》一書,對美國一千三百名百萬富翁進行了調查。在談到為什麼能成功時,他們幾乎沒有一個人把成功歸於才華,他們說:“成功的秘訣在於誠實、有自我約束力、善於與人相處、勤奮和有賢內助。”好像就是一些幼兒園老師教的東西,而且,誠實擺在第一位。
深圳有一個從農村來的沒什麼文化的婦女,起初給人當保姆,後來在街頭擺小攤,賣一個膠卷賺一毛錢。她認死理,一卷永遠只賺一毛,生意越做越大。現在她開一家攝影器材店,還是一個膠卷賺一毛。市場上柯達二十三塊,她十六塊一,批發量大得驚人,那兒搞攝影的沒有不知道她的。外地人的錢包丟在她那兒了,她花了很多長途電話費找到了失主。有時候算錯賬多收了人家的錢,她火燒火燎找到人家還錢。聽起來像雷鋒,可賺的錢不得了。這個半文盲婦女的人生哲學,恐怕也就是幼兒園老師教給我們的那一些簡單的東西。她就用那一點點簡單的東西,在深圳這塊人精成堆的地方,打敗了復雜的東西。現在,再牛氣的攝影商,也乖乖地去她那兒拿貨。
以往我們有時候沒說實話,沒做實事,有意無意騙了別人,傷了別人,也騙了自己,傷了自己。現在,我們只有退回原地,按幼兒園老師教的去做。
發稿:2003年6月20日
更新:2003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