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敬天重德

《孟子》:辱皆自取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明心網】愛別人卻得不到親近,反問自己是否仁;治理人民而不能得到聽從,反問自己是否智;禮待他人卻得不到回報,反問自己是否敬。凡是自己所作所為得不到應有的效果,都要從自身來尋找原因,自身端正了,天下自然就歸服了。《詩》說:“一直和天命相符,靠自己尋求更多的幸福。”

不仁的人能和他交談嗎?他們茍安於危境,幸災樂禍,耽樂在危難之中。如果不仁的人可以交談匡正,還怎會有國破家亡的事呢?有童謠唱道:“清澈的滄浪水啊,能夠用來洗我的帽帶;混濁的滄浪水啊,能用來洗我的雙腳。”孔子說:“後生們聽著,水清洗帽子,水濁洗雙腳,這都是水自身原因造成的。”人必定是自辱了然後別人才能侮辱你;家庭必定自己毀了然後別人才能來毀壞你;國家必定是自己搞壞了然後別人才能來攻伐你。《太甲》說:“上天降災還可以躲避,自己造成災禍卻無法逃避。”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原文:

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詩》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孟子曰:「不仁者,可與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樂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與言,則何亡國敗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聽之!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