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君子力如牛,不與牛爭力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明心網】君子不施(1)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2)。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
─引自《論語微子》

君子力如牛,不與牛爭力;走如馬,不與馬爭走;智如士,不與士爭智。
─引自《藝文類聚》卷23《鑒誡》

[註釋] 1.施:同“馳”,松弘,這裏指疏遠、怠慢。 2.以:用

[譯文]有德行的君子不怠慢他的親族,不使大臣抱怨沒被信用。老臣舊友沒有大的過失,就不要拋棄他,也不要對某一人求全責備。

有德行的君子即使力大如牛,也不會與牛競爭誰的力氣大;即使奔跑如馬,也不會與馬競爭誰跑得快;即使智慧如高士,也不會與高士競爭誰的智慧高深。

[簡評]周公旦(生卒年不詳),西周初傑出的政治家。周文王第四子、周武王之弟,姬姓,因封地在周(今陜西岐山),史稱周公,也稱周公旦。曾助武王滅商。武王死後,成王年幼,由他攝政。後平定管叔、蔡叔、霍叔叛亂,分封諸侯,營建東都洛邑,並制建了周朝的禮樂典章,主張“明德慎罰”,獎勵農桑,民食充裕,一度出現“成康之治”。其言見於《尚書》的《大誥》、《多士》、《無逸》、《立政》,以及《論語》等。

本文是周公旦對其子伯禽的家訓。伯禽封於魯,赴任前周公旦以數事相訓:不要怠慢親戚,不要使大臣埋怨沒被信用,不要輕易舍棄故舊,不要對人求全責備。並指出:“君子力如牛,不與牛爭力。”即使才能過人,也不與有專長的人爭強鬥勝。這篇家訓對其子處世做人提出了既具體又深刻的要求,開了帝王家訓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