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見仁見智 > 雜談隨筆

總有可愛處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數年前看過L.漢斯貝裏的一出戲《陽光下的葡萄幹》 ,其中一段至今難忘。戲中,一個非裔美籍家庭從他們父親的人壽保險中獲得了一萬美元。母親認為這筆遺產是個大好機會,可以讓全家搬離哈林貧民區,住進鄉間一棟有園子可種花的房子。聰明的女兒則想利用這筆錢去實現念醫學院的夢想。

然而大兒子提出一個難以拒絕的要求。他乞求獲得這筆錢,好讓他和“朋友”一起開創事業。他告訴家人,這筆錢可以使他功成名就,並讓家人生活好轉。他答應只要取得這筆錢,他將補償家人多年來忍受的貧困。

母親雖感到不妥,還是把錢交給了兒子。她承認他從未有過這樣的機會,他配獲得這筆錢的使用權。

不難想象,他的“朋友”很快帶著錢逃之夭夭。失望的兒子只好帶著壞消息,告訴家人未來的理想已被偷竊,美好生活的夢想也成為過去。妹妹用各種難聽的話譏諷他,用每一個想得出來的字眼來責罵他。她對兄長生出無限的鄙硯。

當她罵得差不多時,母親插嘴說:“我曾教你要愛他。”

女兒說:“愛他?他已沒有可愛之處。”

母親回答:“總有可愛之處。你若不學會這一點,就什麼也沒學會。你為他掉過淚嗎?我不是說為了一家人失去了那筆錢,而是為他,為他所經歷的一切及他的遭遇。孩子,你想什麼時候最應該去愛人:當他們把事情做好,讓人感到舒暢的時候?若是那樣,你還沒有學會,因為那還不到時候。不,應當在他們最消沈,不再信任自己,受盡環境折磨的時候。孩子,衡量別人時,要用中肯的態度,要明白他走過了多少高山低谷,才成為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