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的經濟增長速度卻不能解決學校成危房?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殘陽下都說我們有7.3%的經濟增長速度,我們還缺什麼?
再過幾天,就是“六·一”兒童節了,然而,臨海市上盤鎮湖東小學的師生們面對校舍卻迷惘——大人們,為什麼把學校建成了一座危房?
5月23日,筆者來到位於臨海市東部靠近大海的上盤鎮。在該鎮的下尤村的湖東小學,只見學校內啞雀無聲,找不到人影,村民們指著三層半高的校舍說:“這就是危房,上面這半層是用來糾偏的,可現在房子還是向南傾斜的,地基也沈下去了,人們都不敢靠近。”
接著,村民們將筆者領到學校附近的村民家,他們說,這就是學生上課的地方,6個班的 172名小學生分散在6間民房裏,原來在危樓裏上課的兩個幼兒班80多名小朋友也搬到了民房裏上課。
在一間臨時教室裏,只見不到20平方的地方容納了33個學生,教室裏有6排,每排有3張課桌,第一排離黑板的距離不到1米,同學們想進出,只能是排隊進出。教室一側的墻上還擺放著觀世音的佛像。
據湖東小學校長王榮華說:“今年3月6日,臨海市教委檢查我們學校後,認定為危房,第三天,我們便放假一星期,後來下尤村在學校附近租了8間民房,供臨時上課用,但由於環境極差,一些家長紛紛轉學,至今已有9人轉到別的學校,現在還有很多家長正在聯系轉學。 ”王榮華校長還告訴記者,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不適應,至今除室內活動外,未上過一堂體育課,就連學生上廁所都成了問題,老師和家長們更多的是擔心,一是教學環境會帶來教學質量的下降;二是村裏主要道路通過這裏,過往車輛很多,加上8個班級分散在村道兩旁,不安全因素相當高;三是馬上進入夏天,這裏的民房又是東西走向,處境可想而知。
目前,此事已引起當地領導的重視。鎮裏已經和原建築承包人簽訂了糾偏協議,因沒錢造新房及減輕農民負擔,決定修復後重新使用。許多學生的家長和當地村民紛紛要求有關部門對湖東小學的危樓事件進行調查,因為這裏凝聚著四個村村民的血汗錢。村民試問:這危樓是怎麼造出來的 !?
發稿:2002年5月27日
更新:2002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