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態和行為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 蔣驍飛心態和行為一位心理學家想知道人的心態對行為到底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於是他做了一個實驗。
首先,他讓10個人穿過一間黑暗的房子,在他的引導下,這10個人皆成功地穿了過去。
然後,心理學家打開房內的一燈。在昏黃的燈光下,這些人看清了房子內的一切,都驚出一身冷汗。這間房子的地面是一個大水池,水池裏有十幾條大鱷魚,水池上方搭著一座窄窄的小木橋,剛才他們就是從小木橋上走過去的。
心理學家問:“現在,你們當中還有誰願意再次穿過這間房子呢”沒有人回答。過了很久,有3個膽大的站了出來。
其中一個小心翼翼地走了過去,速度比第一次慢了許多倍;另一個顫巍巍地踏上小木橋,走到一半時,竟趴在小橋上爬了過去;第三個剛走幾步就一下子趴下了,再也不敢向前移動半步。
心理學家又打開房內的另外9盞燈,燈光把房裏照得如同白晝。這時,人們看見小木橋下方裝有一張安全網,由於網線顏色極淺,他們剛才根本沒有看見。“現在,誰願意通過這座小橋呢”心理學家問道。這次又有5個人站了出來。“你們為何不願意呢”心理學家問剩下的兩個人。“這張安全網牢固嗎”這兩個人異口同聲地反問道。很多時候,成功就像通過這座小木橋,失敗的原因恐怕不是力量薄弱、智能低下,而是周圍環境的威懾.面對險境,很多人早就失去了平靜的心態,慌了手腳,亂了方寸。
發稿:2001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