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學者:特殊利益團體 腐化中共社會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新生3月31日訊】據中國時報報導,上海師範大學教授蕭功秦在香港「大公報」撰文指出,大陸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後,政治、經濟、文化與社會領域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革,當代中國已經不再是原來意義上的社會主義。不過,由於中共特殊利益集團已成為社會的腫瘤,將使中國的現代化和民主建設受到嚴重挫折。蕭功秦在其「中國轉型期體制與政治改革」文中說,中共目前已不是原來意義上的社會主義,而其原因有三:一、不再是高度一元化。二、打破了平均共產主義。三、監督機制缺失引起彌漫性腐敗與無序化。
蕭功秦指出,在社會領域與思想領域,當前中國出現了一些改革開放以前所沒有的新特點,例如中國知識界已經出現思想上的逐漸分化,有自由主義、新保守主義(新權威主義)、新左派、老左派的原教旨主義等各種思潮。這些思潮的存在與彼此互動,都反映了中國轉型期社會矛盾與困境的復雜性。自由主義對民主、個人自由啟蒙。新保守主義對發展過程中政治秩序起穩定作用。新左派給予下層民眾中失利者關註與平等期待。這些不同的價值觀與理論,對於維系一個社會合理發展,相互之間的制約,平衡,均有其現實的正面功能。
不過,蕭功秦也同時指出,在改革的過程中,各種從政府機構分化出來的壟斷性特殊利益集團,憑借其在傳統結構中所擁有的資源優勢,正在惡性發展,導致彌漫性的腐敗,並已成為社會之瘤。
結果則可能出現兩種危機。一種是由政治腐敗與極端的分利化,導致「失範型」的社會貧富兩極分化。大批失業或隱性失業者,因不滿現狀而與某種以「民粹主義」理念為號召的激進政治力量相結合,形成一種對現存秩序直接沖擊的壓力,最終導致現存秩序的解體。
第二種危機是由於不存在自下而上的強大政治參與壓力,使現有的政治秩序並沒有解體,但是「軟政權化」與「分利集團化」的趨勢,卻形成一種與國家權威分庭抗禮的、彌漫於整個社會的離心力量,使政府的命令貫徹機制名存實亡,以致根本無力與尾大不掉的分利集團和犯罪集團進行鬥爭。
蕭功秦最後強調,無論那一種情況,分利集團惡性膨脹導致結果,都會使中國的現代化與中國的民主建設受到嚴重的挫折。
發稿:2001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