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中國青少年21世紀心理荒漠化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新生2月10日訊】 一名十五歲的北京男孩帶著音樂家之夢自殺了,一群遼寧大學生行竊只是為了“過癮”,浙江一中學生狠殺親人……觸目驚心的惡性事件,使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在中國引起嚴重關切。

新華社報道,據統計,目前中國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家庭中存在心理精神問題,全國心理疾病病人約一千六百萬,三分之一是在兒童、青少年時期發病。

而且,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青少年近年還呈上升趨勢。一項調查顯示,八十年代中期,中國百分之二十三的大學生有心理障礙,近年來已上升到百分之三十。

專家認為,青少年心理障礙問題,究其根源還是素質教育問題。中國健康教育研究所的專家說,目前中國的教育不是“以學生為主體”,而是以“教學大綱”為主體。中學生普遍感到學習沒有愉快感,是被動的、被迫的。同時,學校和家庭較少關註學生心理健康,也不重視生活技能的培養;學生的個體差異沒有受到重視,因材施教很難實施;學校教育與社會人才需求嚴重脫節。另外,社會轉軌過程中帶來的心理壓力增大,也誘發了心理疾病。

北京大學醫學部王德炳教授指出,發生在青少年學生中的惡性事件並非完全是由學校造成的,實際上是整個社會的教育問題,尤其是心理教育與心理健康問題。

雖然精神障礙在中國疾病總排名中已居首位,但人們對於心理疾病卻未引起足夠的重視,有病不醫甚至諱疾忌醫的現象仍然存在。

精神病研究專家孔祥泉教授說,中國大多數人對健康狀況的認識還片面停留在身體器官有無病變的層面,而普遍忽視了精神病變。目前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心理疾病仍然是與精神分裂癥劃等號的。像心理障礙、失眠等一般性疾癥,在人們的認識中根本就沒有與心理疾病聯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