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讀者來稿:文學的墮落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坷貝

11月12日晚,應朋友之邀到多倫多參考圖書館去聽三位據說是較成功的華人作家主講的「海外華人創作趨勢」研討會,去晚了幾分鐘,李彥女士的發言沒有聽到,第二位孫博先生的發言倒真是讓我大開眼見。此君除了大談如何迎合讀者的口味制造小說之外,更展示了其對如何開拓圖書市場的“高見”,並不失時機的表白自己可為其他作家做推廣代理人。

我雖不敢妄稱自己為文學愛好者,不過思想中還是有一點基本的認識。古往今來,真正在文學史上留下光輝傑作的文壇巨星,往往在世時都是清平甚至困苦的,極少有飛黃騰達者,我想這就象隨後發言的第三位作家張翎女士講到的一點,“作家與生活應該是一種若即若離的關系”所決定的。

一部偉大的著作,之所以能夠經久不衰,不為時代的變牽所遺忘,只有一個道理,他必定是揭示了生命以及我們這個人類社會的某種秘密或規律,文學泰鬥首先必是一個對人生有著不懈探求精神的思想家。他絕不會為了文學而文學,為了出名而寫作,更不會為了錢財而獻媚世人。他思索的是生命的意義,追求的是完美的人格境界,創作是其讓自己的生命燃燒的一種生存方式,而他高尚的人格會融貫於手中的文字之間,那是作品真正震悍人心的所在。

這一切註定了他與生活之間的若即若離,不論是高官厚祿、鮮花美酒,還是病困潦倒,饑寒交迫,他都在盡力抗拒這一切的誘惑或打擊,思索著這些現象背後真正的因果,尋找著生命存在的真實意義。他探尋、失落、絕望、驚喜、高歌,最終或歸於平靜或燃盡生命,用筆,他記錄下自己的這一切,成為不朽的傳世之作,後人在其中或看到了啟示,或得到了指引,更或看到了生命不屈的光輝。是的,一個偉人之所以不死,在於他燃盡了自己照亮了他人的心靈。

可是在人人追求物欲,道德水平山河日下的社會中,文學在墮落,一些所謂的專職文學創作者,在玷汙著這塊人間的聖土,將銅臭和撕殺帶進這塊希望之地,他們在大談包裝、口味、潮流、競爭、市場、傭金,為了銷量和收入,放大和滋長著人的情欲、獸欲。各種描寫色情、兇殺、陰謀、恐怖的思想拉圾在他們的筆下產出並流向社會,名利之心毀了他們自己,也毒害著許多的人,同時也使那些真正的思想者處境更艱難。

我堅信文壇沒有名和利,這正是它的高貴和不朽之所在,一切追名逐利者請自動遠離吧,否則只會害人害己遺笑萬年的。我為文學聖殿的坍塌而悲哀,也在心靈深處堅信著它將在道德回升的人類未來中重建。